张景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61年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留物理系工作两年后,1963年调往生物系筹建电子显微学实验室。此后一直在该室和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生物学研究室工作至今。现为中山大学生科院生物物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世纪70年代从事病毒形态学和细胞超微结构研究。80年代起,把计算机图像处理和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引进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中去。首先开展蛋白电子晶体学研究,率先在国内建立起蛋白质电子晶体学的设备和技术,并用它获得分辨率为0.7nm的牛肝过氧化氢酶的晶体结构。此后,根据学科发展,开展病毒三维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起高分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和设备,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几种病毒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获得分辨率0.8nm的家蚕质多角体病毒(BmCPV)、2.5nm中蜂幼虫囊肿病毒(CSBV)和2.5nm的登革病毒的三维结构。证实BmCPV是以新的模式――整体穿膜进入受体细胞。在伊蚊C6/36细胞中首次发现潜伏有新病毒――伊蚊C6/36细胞浓核病毒(C6/36 DNV),并对其三维结构进行研究,获得1.0 nm的分辨率。2003年参与抗非科技攻关,并与广东CDC合作首先分离出SARS CoV广东株,并对其形态发生以及在Vero E6细胞中入侵-复制-溢出的生活周期进行研究。

曾到日本、美国、荷兰、墨西哥和新加坡等地学习、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发表130多篇论文,著作两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