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喀巴克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地理气候阿克喀巴克村属于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春秋两季多风,冬暖夏凉,光照充足,年均气温5—6摄氏度,无霜期136—154天。

历史沿革1987年成立了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后,为了让牧民尽快脱贫致富,自治县于1989年全面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从新户乡无偿划拨15000亩土地作为牧民定居口粮田及饲草料种植基地。并与1989年、1997年、2001年分三次大规模从大南沟、东沟两村搬迁300多户1400多人下山定居,成立了阿克喀巴克村。定居后的农牧民走上了“种养结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是生活水平游乐明显的提高。

人口民族2006年全村有人口304户,1415人,由乌孜别克、哈萨克、塔塔尔、维吾尔、汉、回6个民族构成。

自然资源农产品有小麦、豌豆、玉米、油料、土豆、苜蓿草和其他经济作物。野生动物有蒙古野驴、北山羊、鸨类、鹅喉羚、雪鸡、盘羊。药用资源有雪莲、紫花贝母、苁蓉、鹿茸、干草等二十几种。特色产品有山羊绒、驼绒,手工艺品和刺绣品。同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非常大。

经济状况该村建有民族刺绣协会和牛羊育肥协会,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1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824元。

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方面:通公路总长12.5公里。

(2)通讯方面:全村304户农牧民,只有60户安装了电话。

(3)电力建设方面:通电线路总长15公里。

(4)水利建设方面:有防渗渠道23公里,电机井7眼。

(5)广播有线电视方面:2006年,全村304户实现户户通广播有线电视,牧民可以收看收听12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和2套广播节目。

文教卫生有一所中心学校,一个学点,教师34人;在校生528人。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6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