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介绍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航空航天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5月,是以力学与空天技术系和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由工学院热心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教师们组成,以航空航天工程的基础理论、实验、数值模拟和工程开发工作为主的研究机构。
研究所现有固定人员38人,其中教授15人(含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实验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5人。拥有飞行器飞行仿真平台、风洞、冲击动力装置等基础实验设施。
航空航天研究所作为北大工学院同航空航天部门的桥梁和窗口,将通过各种形式同航空航天部门建立和加深合作关系,并承担相关项目的管理、学术交流和协作工作,力争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研究方向 (1) 航空航天科学的基础力学问题
可压缩湍流问题
空气动力与推进
极端条件(高温、高压、高应变率、强辐射)下材料及结构的力学行为
流固耦合
(2) 航空航天材料及结构的开发与应用问题
耐热、隔热材料及结构
智能材料和特殊材料及结构
复合材料及结构
无损探伤
(3) 航空航天的计算科学问题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计算方法、仿真技术的研究
自主版权工程软件的开发
相关数值模拟分析,商业软件的二次开发
仿真平台
(4) 航空航天的动力学问题及控制技术
飞行器变结构系统动力学问题
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关键科学问题
飞行器导航控制与制导、飞行仿真技术,卫星变轨控制技术、飞行器低空突防技术、飞行器鲁棒与自适应控制等
(5) 航天器的动力和环境问题
脉冲爆轰发动机
太空环境及防护
球月环境
师资队伍所长:刘凯欣
副所长:王健平 杨剑影
所长助理:周文灵 姓 名 职 称 研究领域
科研团队
白树林 教授 复合材料、工程力学
李存标 教授 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
刘凯欣 教授 冲击动力学,爆炸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
顾志福 教授 空气动力学,风工程,实验流体力学
耿志勇 教授 控制理论
黄 琳 教授 稳定性理论与控制理论
唐少强 教授 计算力学与应用数学
谭文长 教授 生物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
苏先樾 教授 弹性系统稳定性、弹塑性动力学及计算力学
佘振苏 教授 湍流,复杂系统
吴介之 教授 流体力学
王健平 教授 计算流体力学
王建祥 教授 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
杨剑影 教授 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郑玉峰 教授 智能材料
陈 璞 副教授 结构动力学、大规模工程计算
段志生 教授 控制理论
黄克服 副教授 三维弹性理论、非线性数值计算
刘才山 教授
李水乡 副教授 计算力学
励 争 副教授 动态实验力学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荣起国 副教授 固体力学、生物力学
孙树立 副教授 计算力学,结构分析
苏卫东 副教授 流体力学,非线性动力学
陶建军 副教授 自然对流,流动稳定性与湍流转捩,数值模拟
王 勇 副教授 control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to fluid flows and flight contro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highway traffic, and modeling of hybrid control systems
谢广明 副教授 多机器人系统、控制理论
陈 斌 讲师 计算固体力学相关领域
陈永强 讲师 计算固体力学
符策基 讲师 传热传质, 流体力学
陈 军 高级工程师 可压缩剪切流动、湍流结构的识别与分类、运动生物力学、建筑风工程
傅 缤 高级工程师 动态光弹性实验、冲击实验、电测实验、电子电路实验、实验设备研制
霍继延 高级工程师 应用流体技术与机械传动、传热与传质技术、仿生机械
梁 彬 高级实验师 流体力学实验技术、实验控制自动化
李 燕 高级实验师 流体力学实验,风洞实验技术,建筑物、结构物风荷载风洞实验
周文灵 高级工程师 计算机图像处理、数值模拟、计算机应用
安亦然 工程师 计算流体力学
李 红 实验师 风工程实验
张国华 实验师 固体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加工
支撑机构北京大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航空航天研究机构:
1、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研究飞行动力学、航空导航与控制,燃烧,高强度、高耐温、轻型航空材料,空间生命科学,机器人,装备制造等。
2、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室:实验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知识全面、敬业奉献的研究团队,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非线性力学系统控制、航空航天与运输动力系统的分析与综合、C3(control,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集成系统的建模、控制与优化的统一理论、大规模分散控制系统的底层控制到高层管理的集成与智能化理论、控制理论在生物和医药工程中的应用、异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综合与集成、实时控制系统实现的理论与工具、类摆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等。实验室拥有力学系统与控制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力学系统与控制两个专业硕士点,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同时,实验室还招聘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方向博士后。
3、 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程承旗
副主任: 郭仕德、董志强
研究领域: 空天信息数据模型与组织机理研究,空天信息3S+C一体化应用技术,空天信息应用装备设计与研制。
4、 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空天智能系统研究中心
主任: 王龙
副主任: 贾英民
研究领域: 空天多智能体协作,机器人控制,智能控制
5、 北京大学工程研究院
北大和北航联合成立北大工程研究院,是两校贯彻“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针,充分发挥北大文理学科和北航工程技术学科的优势,探索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步伐。该研究院是北大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创新群体的一部分,将为提高两校科技和学术水平、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效益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注入新的活力;该研究院将以高新工程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综合、交叉、边缘、新兴学科为主要生长点,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努力提高两校的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
北大工程研究院设在北航,接受北大和北航的双重领导。工程研究院由北航和北大有关的研究所、中心、室组成,并逐步建立若干新的联合研究机构。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和两校有关领导组成。理事长由北大校长兼任,院长由北航校长兼任,两校各选派一名副院长(其中常务副院长由北航担任)。研究院还将设立学术委员会和院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