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民讲坛是华中农业大学齐民学社为繁荣校园文化、弘扬学术精神所开办的特色品牌活动,每年邀请校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教授开设各类讲座。
讲坛目的讲坛旨在活跃大学校园文化,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讲坛宗旨丈量思想的尺度
讲坛文化华中农业大学齐民讲坛,大师云集,名家荟萃。所谓“齐民”,有平等之意,即要打破一家之言语,农兵商学官各界不分尊卑贵贱,都可以在此发表意见,表达思想。讲坛于2006年11月22日开办第一场,截止2009年9月8日,已举办了二十五场。讲坛内容广泛,主要涉及到“三农”问题、时事热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讲课者既有专家学者像温铁军、韩德强、左大培、于建嵘、秦晖、姚国华、冯天瑜,本校教授像刘春仁、雷海章、王雅鹏、萧洪恩、田北海,也有NGO负责人像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团长孙恒,还有新四军老战士古正华,农民维权精英老葛等。
齐民讲坛倡导人文精神,注重学术历史,追踪研究前沿,关注现实问题,对拓宽学生视野有很大帮助,为繁荣校园文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讲坛开办几年来,深受学生喜欢,在华农校园成为继狮子山讲坛之后的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讲坛之一。
历次讲坛
第一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问题
——雷海章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经管院前院长
第二场:当前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王雅鹏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前经济贸易学院、土地管理学院院长
第三场:农民工权益保障:现状机遇困境与出路
——田北海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
第四场:从农民工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吴理财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第五场:反思中国农村改革
——陈文胜
湖南省社科院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秘书长
第六场:从文化角度剖析中国人
--- 姚国华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知名思想家、演说家
第七场:乡村建设与大学生成长
—— 葛和平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工作人员
第八场:为劳动者歌
——孙恒
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团长
第九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其走向
——左大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第十场:新自由主义评析及中国现实选择
——韩德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
第十一场: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及秩序重建
——于建嵘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第十二场: 东西方文化及其分野
—— 萧洪恩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第十三场: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新变化和暑假大学生下乡实践困境及化解
—— 董磊明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三农中国》执行主编
第十四场:公民文化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
—— 张星久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主任
第十五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政策
——徐长堤
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
第十六场:中国改革的社会学分析
——周运清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
第十七场: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华中科技大学陈柏峰博士
第十八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变迁
——张厚安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顾问、政治学教授
第十九场:新时期的中国农村出路在何方
——古正华
新四军老战士,湖北日报原农村版主编
第二十场:十字路口的中国土地制度改革
——秦晖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第二十一场:后五四时代,如何理解五四精神
——韩德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竞争经济学创始人
第二十二场:解读中国之封建社会再认识
——冯天瑜
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第二十三场:扎根红色中国的美国友人—记阳早、寒春一家的赤色中国情
——阳和平(Fred Engst)
国际友人美籍科学家阳早与寒春之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第二十四场: 儒家文化与中国君主专制
——张星久
武汉大学教授,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系主任。
第二十五场:西南联大—一个真实的神话
——姚国华
著名演说家、思想家、华中科技大学四才子之一、哲学系教授
特场 中国需要怎样的发展战略
——姚洋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第二十六场: 九一八:昨天与今天
——戴德铮
武汉大学教授
第二十七场: 现当代文学的现状与问题
——於可训
著名文学评论家、武汉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
特场 帕累托改进
——茅于轼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第二十八场: 张爱玲的传奇人生
——刘川鄂
著名张爱玲研究专家、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第二十九场: 文化选择与文化变迁
——萧洪恩
华中农业大学问法学院资深教授
第三十场: 追寻真正的大学精神
——邓晓芒
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第三十一场: 张之洞与湖北近代崛起
——严昌洪
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特场 中欧关系与中国经济
——蔡方柏
原中国驻法大使
第三十二场: 我所见到的中国女工
——潘毅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第三十三场: 中国农地问题的改革与发展
——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第三十四场: 法制改革的经济分析
——梁木生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第三十五场: 百年三农:四种破解之道
——徐勇
著名三农问题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特场 新闻监督与公民社会
——展江
著名新闻传媒学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第三十六场: 小农经济就不好吗?
——贺雪峰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华中科技大学乡村致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第三十七场: 大学与读书
——樊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学学会理事、美国俄勒冈州太平洋大学访问学者
第三十八场: 新闻何以自由
——孙旭培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前所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
第三十九场: 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历史视野与现实制约
——吴毅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第四十场: 如何看待后现代大众文化
——邱紫华
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华中师范大学东反复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第四十一场: 中国当代法学的使命
——易继明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四十二场:孔孟反对共和吗?
——储建国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四十三场:今日德意志
——李工真
武大四大名嘴之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四十四场:回望历史:百年前的那场大变革
——傅国涌
当代知名学者、思想家、自由撰稿人
第四十五场:李庄案的伦理与法理学思考
——范忠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
第四十六场:中美文化的共通
——樊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学学会理事、美国俄勒冈州太平洋大学访问学者
特场 美国新保守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
——袁庾华
北京著名民间学者,国史研究专家
第四十七场:海子的时代与时代的海子
——魏天无
著名诗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第四十八场: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的使命
——邓正来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
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复旦政治哲学评论》、《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等主编
第十九场:老子的智慧
——王先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