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信息

书 名: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作者:毕小龙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ISBN: 9787811353082

开本: 16开

定价: 18.00 元

内容简介《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济转型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保险》基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并参考一些其他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经验,探讨了在经济转型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风险与难题,同时就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案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文献述评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第1章对国内外研究概况作了述评,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济转型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背景、内容、研究方法等也作了说明;第2章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内涵、社会养老保险思想的演进。该章重点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国家政治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两大主要学术流派的相应观点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第3~5章):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验及中国的实践。其中,第3章对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模式及改革进行了比较分析,该章重点讨论了新加坡的多功能中央公积金养老制度和智利的私营化完全基金积累养老制度改革;第4、5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中国正面临“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及养老压力,研究了中国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行“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的缺陷(第4章)以及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农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第5章)。第三部分(第6—8章):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研究。其中,第6章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现行的财务机制模式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基于政府责任的转制成本消化主渠道的建议,架构了“小统筹大账户”的财务机制方案;第7章针对中国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提出了社会养老保险多层次弹性制度方案;第8章基于复杂系统综合评价理论,提出了社会养老保险综合评价方法,创建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平台。第四部分(第9章):全书小结及进一步研究展望。该章回顾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观点,并认为在企业年金计划、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经济影响等领域尚存在着巨大的研究空间。

图书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论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本章小结第二章 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2.1 社会养老保险的内涵

2.2 社会养老保险思想的演进

2.3 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本章小结第三章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评析3.1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3.2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改革

3.3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评析

本章小结第四章 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制度与改革4.1 城镇职工养老制度的历史沿革

4.2 城镇职工养老制度分析

4.3 城镇职工养老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第五章 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养老制度建设5.1 农民的养老现状与困难分析

5.2 农民养老制度建设方案

5.3 农民养老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本章小结第六章 社会养老保险财务机制与风险对策6.1 财务机制的基本模式

6.2 财务机制的风险分析

6.3 财务机制风险的对策机制

本章小结第七章 社会养老保险多层次弹性制度7.1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7.2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保险

7.3 社会养老保险多层次弹性制度分析与设计

本章小结第8八章 社会养老保险综合评价机制8.1 综合评价一般方法

8.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原则

8.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创建

本章小结第九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参考文献

后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