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宅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况

胡宅乡

胡宅乡全乡辖18个行政村,人口1.1万人。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共同创业,形成了茶叶、小京生等农业支柱产业,其中全乡茶叶收入1600万元,小京生200万元,磐安县最早的茶叶市场建在该乡,目前已建成第二代茶叶市场并投入使用,与大专院校合作引进的粉葛发展势头较好,其产品已出口,以塑料、五金、小水电开发和来料加工为主的工业形势喜人。

历史沿革乡名以驻地胡宅村命名。元代时,东阳名士胡善堂为避方国珍之乱,初迁烈桥,后子孙蕃衍聚居于此,人称胡宅。古代属东阳县二十七都,驻地杨树坞。民国期间(1912~1949),为玉山区二十七都乡。1950年,在胡宅和前山畈分别建政,为胡宅乡和前山乡。1956年,两乡合并,称友谊乡。1958年9月,为玉山公社友谊管理区(大队) 。1961年7月,为玉山区胡宅公社。1983年,改称胡宅乡。10月,划出前山畈、后张、榧里、岭西等4个行政村重设前山乡。11月,两乡划入磐安县。1992年4月,两乡合并,称胡宅乡,为县直属乡。

大事记1981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12月,友谊电站建成发电。

1986年,胡宅至前山公路建成通车。

1988年,下畈水库完工(坝高29米,长105米,库容102万立方米)。

1992年,建成前山至新昌公路。

1995年4月8日,胡宅茶叶市场开业;

5月,开通程控电话,1998年开通“大哥大”;率先通过省教育“两基”验收。

1996年、1997年,建成澄溪电站、高石溪电站、鱼井下电站;顺利通过“两基”检查;新建中心校综合楼。

1997年7月,开通有线电视;

9月,创办乡敬老院;

1998年,建成尖山至胡宅柏油路;新建了卫生院门诊楼。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