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靠的;大跨步前行,是走不远的;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可能长久。以上这些行为从“道”的观点来看,只能称得上残羹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有道之人是不做这些事的。
【导读】老子在本章列举了不懂道的人的几种突出现象,实际上这种列举是可以无限的,因为只要不站在道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事物就都是不懂道的表现。老子把“物” 作了拟人化的处理,说“物”不会喜欢不懂道的行为。因为“物”总是按道的规律运行,所以根本没有不按道的规律运行的“物”。硬要“物”不按规律运行,怎么做得到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物或恶之”的意思。凡是懂得了道的,当然不会去做违反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