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治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夏,黄河在今濮阳商湖决口。洪水肆意纵横,淹没了大片村镇和良田。为了制止泛滥的水灾,朝廷委派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锡急赴商胡地区主持河工。在施工中,郭申锡按照过去“合龙门”的老方法,结果屡塞不合。面对六十多步长的龙门埽无法下水,郭申锡等人一筹莫展。这时参加治河的民工高超,向郭申锡提出了“三埽合龙门”的建议。他主张将六十多步长的埽分成三节,每节二十步,中间用飞索相连结。堵口时,先在迎水面下第一埽,到底后,水虽不断流,然水势已减半。再接着下第二埽,这时纵然还过一点水,但水量已经很少了。第三节最后施工,下水更易,到底后,就能迅速合龙断流。谁知高超的创意,马上遭到墨守陈规的郭申锡和一些老河工的否定。后来在郭申锡治黄屡无成效被撤职后,高超的建议才被采纳,商胡决口也很快就合龙了。自此,合龙堵口的三分法被广泛用于后来的治河工程中,同时治河能手高超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不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