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殖民帝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历史背景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随着冰河时期内陆积雪渐渐溶解,瑞典一带地区石器时代已有人聚居。他们居住在波罗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猎、蒐集、捕鱼为生。

贸易活动的遗迹显示瑞典南部青铜时代人口已颇为稠密。

九至十世纪时,瑞典地区发展出维京文化,以贸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东发展,影响的地区包括波罗的海、俄罗斯及黑海。

瑞典帝国在1658年扩展至顶点。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Kalmar),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Gustav Eriksson Vasa)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17世纪时瑞典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中跃升成为欧洲强国。18世纪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俄国取代瑞典在欧洲的地位。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

瑞典的近代史比较平静。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与挪威的战事。该战后两国组成由瑞典主导的联盟,1905年解散。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冷战时期没有向两大阵营靠拢。瑞典不是军事组织的成员,但会参与北约的军事训练。

挤身列强瑞典在十世纪期间曾崛起为一大欧洲列强。在帝国出现以前, 瑞典是只是北欧一个非常贫困而人口稀疏的国家, 它缺乏全何具重要意义的强权或声望而一直遭受忽视。 它的国力得以迅间在欧洲提升至拥有领导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前任君主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及一位名叫亚塞尔.奥辛斯达拿的势力人士。这是幸亏他们在沙俄及波兰-立陶宛中夺取不少领土。而且由于他们介入三十年战争,瑞典俨然转营成一个新教在欧洲大陆具领导性的国家,直至帝国在大北方战争期间崩坏为止。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随着三十年战争终结, the 威斯特法伦和约 Congress in 1648 granted Sweden territories as war reparations. 瑞国要求Silesia, 波美拉尼亚 (which had been in its possession since the Treaty of Stettin (1630)), 及一笔2千万Riksdaler的战争赔款。

殖民地资产瑞典亦曾拥有成熟的殖民事务。他们自1638年沉迷于开拓海外殖民地至1663年。并在1784年至1878年间在非洲及美洲多处成功殖民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