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智敏,男,34岁,中共党员。1998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2002年初回到家乡咸宁创业。七年来,师智敏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有机水果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致力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致力于提高农民技术水平与组织化程度,为回报家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不懈努力。
弃工从农,献身农业科学技术
师智敏自幼立志农业,1994年以高分考入了华中理工大学,在华工学习了大半年后,出于对农业的热爱,于1995年4月转入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
1998年毕业时,他的老师推荐他到武汉的一个农业部门担任公务员,但被他婉言拒绝了。他说,我的事业在农村,我要到农村中去扎根创业。
为了积累实践经验,师智敏毕业后,先后到了广东、武汉、四川等地水果基地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工作。2000年8月,师智敏来到四川攀枝花市的一个枇杷示范基地,在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上,静下心来,利用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逐渐摸索并解决了枇杷生产的多种技术难题,为公司带来了几十万元的效益。很快,他就成为公司技术上的专家,并升任公司副总经理,月收入涨到4000余元。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2002年初,师智敏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家乡,投身咸宁水果研究及开发事业。
为了解决品种实验基地的问题,师智敏把家门口的9亩水稻改成了水果品种实验基地。他的积蓄有限,短缺的资金只能从全家人的口粮中省;没钱请劳力,从栽种、施肥到果树管理,所有环节都是夫妻两个人自己动手完成。“真不晓得那段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回忆起创业初期的情景,在小城镇长大的妻子杨玉凤无限感慨。
师智敏的专业知识使他基本没走什么弯路,他陆续从全国引来20多个树种100多个品种。经过筛选他发现,艳光油桃、京春水蜜桃、丰水梨、东方明珠杨梅等十多个品种适合在咸安种植。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引进的果树新品种长势喜人,第二年就有部分品种开始挂果。他的艳光油桃凭借硕大的个头、青中带玫瑰红的外观和沁人的芳香,赢得了极高的“回头率”,但更抢眼的是他的定价,别人的桃子一块钱一斤,他的油桃一块钱一个!这让人们记住了师智敏和他的水果。
立志有机,潜心研究科技创新
创业成功后,师智敏又把目光投向了有机农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世界农业》上了解到“有机水果”的概念,他敏锐地感觉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污染的有机水果这类高档果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为了求证有机水果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和咸宁地区发展有机水果的可行性,师智敏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对咸宁市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地形、气候等全面分析以及凭着自己对于果品行业发展的直觉,师智敏决定投身有机水果行业。
2004年底,师智敏“有机水果”的概念刚一提出,立即在当地引发了争论。当时,有机水果在国内栽培技术难度大,没有现成的技术成果和操作规程。多数人认为,在咸宁地区发展有机水果为时过早。师智敏的老师,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蔡礼鸿也善意地提醒他:“你不能这么大范围地搞有机水果的实验,技术和经济的风险都太大了!”。对此,师智敏没有过多的争论,决心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谁对谁错。
上天不负有心人。时任咸安区区长的袁善谋在了解到师智敏的想法后,十分支持。2005年初春,在咸安区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师智敏在横沟桥镇孙祠村租下425亩荒坡发展有机水果,种植了桃、李、杨梅、无花果等果树。为了研究和开发有机水果生产技术,2006年1月6日,师智敏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约成立了湖北省有机园艺研究所,并出任所长,华中农业大学派8位专家教授做研究中心的兼职研究员,并常年派研究生专门做有机水果项目研究。三年过去了,最初栽下的水蜜桃、李子、杨梅、无花果等9个品种的果树长势旺盛,今年开始首次挂果,他的有机水果面积也扩大到2000多亩。
2006年5月,横沟有机果园通过了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国家环保总局认证,是湖北省首家通过认证的有机果园。2009年6月,横沟有机果园已获得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国家环保总局认证的有机认证证书。
甘于奉献,无偿服务,带动产业发展
师智敏是一名党员,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老百姓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致富,倡导成立咸安区果业协会。他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扶持周边乡亲种植果树上,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
为了提高农民种植水果的技术水平,师智敏坚持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用自己的所学去帮助别人,能体会到当老师的乐趣” 。师智敏充分享受着付出换来的快乐。和农民在一起久了,他逐渐掌握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的技巧。在上百人的大型科技讲座上,他一般不讲技术问题,他强调的是发展安全和高效农业的观点;在小规模的讲座中,他会讲一点理论知识,把专业术语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讲,这样,果农们在看书看到专业术语后才能够理解;在园子里,他用熟练的方言,讲的是如何实际操作。
自2004年4开始为果农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四年来年培训果农25000人次以上,带动咸宁地区几千余农户发展有机果园。其中,咸安区发展2000余农户、赤壁市发展50余农户、崇阳县发展50余农户、通山县发展30余农户、通城县发展40余农户,带动发展有机果园3万余亩,解决了5万多个农民的就业,种植果树的农户收入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
几年来,师智敏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省委书记俞正声,省委常委、副省长汤涛,副省长郭生练,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等领导都曾亲临师智敏的公司和基地指导工作。《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十几家省级以上新闻媒体都做了专题报道。
师智敏先后荣获2003年度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2004年度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咸安区劳动模范;并当选为咸宁市人大代表;2005年度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奖;感动咸宁十大新闻人物;2006年湖北省劳动模范;第十一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湖北省第九届党代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