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髭蟾 : zī chán
学名:Vibrissaphora boringii Liu
亦称"胡子蟾",即峨眉髭蟾。 2.我国特产动物。两栖纲,锄足蟾科。体长可达10厘米。身体背﹑面均呈蓝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雌蟾上颌边缘有米色小点。头部扁宽,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生活于山地溪流附近的草丛﹑树洞﹑石缝等处,捕食昆虫﹑蛞蝓﹑蜗牛等。主要产于四川峨眉山。(中华在线词典)据科研资料记载,髭蟾又叫胡子蛙.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1属,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8至11枚黑色角质刺,有“中国角怪”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称。 髭蟾又叫胡子蛙.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1属,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8至11枚黑色角质刺,有“中国角怪”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称。
髭蟾属Vibrissa phora
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一属。肩带弧胸型。头部极宽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纵置;上颌有齿;背面皮肤有小细疣粒,构成网状细肤棱;四肢背面多成纵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纵肤棱;胯部多有一月牙形浅色斑,为中国特有属,有峨眉髭蟾、崇安髭蟾、雷山髭蟾、瑶山髭蟾和哀牢髭蟾等5种。
雄蟾上唇缘的角质刺在繁殖期后脱落,仅基部有突起的软组织,以后再角化成刺,每年周期性更替;雌蟾相应部位有橘红色或米色点。成蟾栖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白昼隐匿在石隙、土洞、杂草或树根下。夜出觅食,多以蟋蟀、蝗虫、蝽象、叩头虫等为食。蝌蚪大而粗壮,全长可达100毫米以上。后背与尾基交界处一般均有醒目浅色的Y字形斑。角质颌强。以藻类等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昼伏夜出。经1~2年才能完成变态。
关于髭蟾的最新报道2006年4月12日,一种我国独有的蟾类动物“髭蟾”近日在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被发现。
据悉,该种动物为世界级的珍稀动物,此前仅发现于我国的峨眉山、雷公山等地,由于其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专家建议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重点保护.
在我国福建省崇安县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每到深秋的夜晚,都会从远处传来一阵阵“啊一啊一”的怪叫声,在岩峰溪涧之间回荡。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这种叫声常常令人心惊肉跳。见过这种动物的人则把它称为“角怪”。
“角怪”的习性的确十分奇怪。每年11月,当青蛙已经开始冬眠的时候,它却进入溪水中准备繁殖,那奇特的大咧咧的怪叫声就是雄性为了寻求配偶发出的信号。雌性将卵产在溪流中,呈环状或团状粘附在石头的底面,每次产卵的数量可达335粒左右,卵的直径为3.4毫米,一端呈灰白色。它的卵要经过一个月左右才能孵化成蝌蚪。蝌蚪大多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缓流处或回水荡内,全长可达91毫米,其中头部和身体长31毫米。它们的背面为深棕色,尾灰棕色,有深色斑,体尾交界处有浅色的“Y”形斑。蝌蚪白天隐蔽在石缝内,以苔藓、藻类为食,大约再需要两个长冬才能长出四肢,经过变态成为小“角怪”。这种发育过程跟青蛙完全不同。
“角怪”的长相也很怪,头部扁平,鼓膜隐蔽。雄性的体长为86毫米,雌性的体长为71毫米左右。最奇怪的是它的眼睛,瞳孔能随着光线的强弱忽大忽小,巩膜的上半边是浅绿色,下半边却是深棕褐色。它的嘴唇好像涂了一圈胭脂和粉,雄性的上唇的两边生着黑色的锥状刺,刺的数目变异也很大,最少的只有一对,其余的三根、四根、五根都有,最多的为三对。在它身体背部的皮肤上有极细的网状棱,四肢上的棱较为显著,呈纵行排列。体背皮肤的颜色为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斑,胯部有一个白色的月牙斑,身体腹面满布白色的小颗粒。它的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附近,指端、趾端都很圆,趾间有很小的蹼。
“角怪”的真名叫崇安髭蟾,仅分布于武夷山,主要生活于海拔800米~12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主要栖息在常绿阔叶林和竹林间流溪附近的草丛、土穴中或石块下,在农耕地内也可见到。
崇安髭蟾主要以昆虫为食,是治理害虫的能手。由于当地人传说吃了“角怪”会麻舌头,所以很少有人捕捉它,使其能够在武夷山地区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