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1年3月至2001年6月到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访问。1998年被授予“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1999年获“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作为“有突出成绩的青年科学家”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年鉴”收录;2000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优秀青年教师奖”、2001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2002年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第六届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获2003~2004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卫生学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第五届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规划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六版教材主编,《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副主编,《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卫生研究》等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方向为营养相关疾病的分子营养学研究,该研究方向从1997年开始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省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达能营养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位点专项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90篇,出版著作11部,其中主编6部、副主编2部,主编全国规划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六版。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分子营养学的理论体系,将其写进规划教材和北京大学医学教材中,并在《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分期连载。主编的《分子营养学》对推动我国分子营养学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提出“高能量 、高代谢 、高需求”理论,获“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学基金”资助,并在人群试验中得以认证,该领域研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主要学术论著肥胖抵抗大鼠的食欲调节

分子营养学(上)

分子营养学(中)

分子营养学(下)

Apoptosis of human gastric adenocarcinoma cells induced by β-ionone

钙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抵抗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共轭亚油酸对胰岛素抵抗大鼠ap2基因表达的影响

哈尔滨市社区居民膳食钙摄入调查及钙营养状况分析

解偶联蛋白在肥胖抵抗中的作用

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法测定油炸食品中痕量丙烯酰胺

膳食钙对高脂膳食大鼠血糖、血脂及激素的影响

瘦素在男性青春期发育中的作用

饲料构成影响大鼠不同组织中UCP2 mRNA 的表达

营养、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营养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展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