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地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回转地滑(gyroscopic earth slip)是产生于较均质的厚层沉积物斜坡上的地滑。是沿崩坍较急且明显呈圆弧状的滑动面上形成的,故崩落的块体多向后回转。法国比斯开湾的大陆斜坡上的地滑最为典型,在水深250~700米之间的第四纪地层构成的斜坡发生崩坍,先由斜坡下部开始,滑体各块段的宽度最大1000米,相对垂直位移达80米。在地滑的前缘部分发育有波长500米、波高20米左右的滑动褶皱。斜坡倾斜度上部在5°以下,下部仅50′。一般在大陆架外缘至大陆斜坡上部之间的,第四纪沉积物地区,易于发生海底地滑。[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