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板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澄板土是一种粘土,原来单指敦煌莫高窟前大泉河水和附近山洪过后冲刷至下游在低洼处沉淀的粒度很细杂质极少的沉积土,通常都在0.001mm-0.005mm之间。现凡符合这个技术要求的河床沉积土都称之为澄板土。古人用澄板土掺上一定比例的沙子、棉花、胶、矾调和成泥浆均匀涂抹在石窟内壁上形成的泥层也就是地仗层,这就是壁画的基层。用青金石、氧化铜、朱砂、金箔等作为颜料在上面绘制的作品就是壁画;澄板土加入适量的黄沙及麦秸、麻刀、棉花等植物纤维参水必要时还在最外表的泥层中加入适量的蛋清,敦煌的泥塑就是这样做成的。现在,澄板土是修复敦煌损毁壁画和泥塑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