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陡门村位于浙江省玉环县城关,是个只有146户429人的小村,聚集了300多家企业、43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的整整10倍。也就是这个小村,集体固定资产超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这些数据,是下陡门村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傲人业绩。
地处城郊结合部的下陡门村,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在1998年就吸引了十几家企业在该村落户。为此,村里的土地少了一半。但是,村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村民们依旧靠滩涂养殖、海上捕捞、打小工等谋生。
1999年,下陡门村明确了“村里主要工作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中心,促进村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发展思路。党支书董秉福提议整合村里的土地,建标准厂房出租,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提议得到了村干部的赞同。可建标准厂房,最少得投资300多万元,村里的现有集体经济不过是个零头,那么大的资金缺口怎么解决。为转变村干部的观念,董秉福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村两套班子会议等不下10次,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并出台相关制度办法。随后,以每亩5万多元的价格,从部分村民手中收回已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又组建下陡门实业公司,动工兴建160间标准厂房、36间临路店面。厂房还未交付使用,就引来企业主抢租。
这标准厂房就像一个孵化器,第一年就引来大大小小30多家企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当年一下子升到70多万元,而且村民也随之转产转业,开始办起加工厂等。
如今,下陡门村成为一个寸土寸金的宝地,村里企业林立,机声隆隆,运输车进进出出,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00余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由几乎空白发展到上亿元,全村有80%以上的村民办起企业和零配件加工。在玉环县农村综合实力20强村中,下陡门村榜上有名。
办的厂子越来越多,外地民工就纷至沓来,带来了租房难、治安压力大等问题。村两委随后又及时兴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中心。2004年6月,集公寓、培训、文体、商贸为一体的五洲新民小区投入使用,2800多民工喜迁新居。
村民们欣喜地发现,自从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村里的环境卫生有了大改观,治安形势也明显好转,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如今,生活在五洲新民小区的外来人员感受到,小区是个温馨家园,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生活既安全又快乐。建设一个和谐的新农村,让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是他们这些村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努力方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