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杨一鹏(?~1635),字大友,号昆岑,湖南云溪(今岳阳市北区)人,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初任成都司李。任内播州(今贵阳遵义)一带出现动乱,朝廷欲调兵围剿。杨主张采取安抚政策,结果未动一兵而使播州平定。不久,一些在四川采办皇木的差吏乘机敲诈地方百姓,致使民怨四起。杨一鹏闻讯后,立即命令统一价格,不许乱派,毫不留情地打击不法行为,赢得了四川百姓的信赖。

杨由于在四川政绩显著,被升为吏部郎中。他执政掌权,量才授官,谢姐谋私欲图进身之人,又升任大理寺丞。杨的行为使贪官污吏恨之切齿。一贯陷害忠良的魏忠贤,结党害杨,后魏忠贤被诛,朝廷更加信任杨一鹏,称他才高德厚,授为兵部左右侍郎,署尚书事。杨不惧权势,冒死直谏,写有《直陈朝政疏》,检查官员中一些腐败行为。崇祯年间,襄城长官李守锜虚报兵额,贪污军饷,杨愤怒以对,上书弹劾。崇祯因此又升他为户部尚书,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

崇祯八年(1635),农民起义军攻克凤阳,焚毁了皇陵,皇上震怒。李守锜等趁机上书,告杨渎职。杨被处死,后杨的长子昌朝著《忠冤录》为其鸣冤,崇祯十六年(1643)春,皇上念其前功,诏复原职。

杨有《阳春阁疏稿》、《运事摘要》等著作行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