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古土壤有机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黄土古土壤有机质(organic matter of loess palaeosol)是指黄土古土壤中处于不同分解阶段的动植物遗体。包括进入古土壤土体中的植物落叶,已经枯死的植物根系,炭质残余及各种微生物等。这些有机遗体进入土体后逐渐朝着两个方向变化:一是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等,同时从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中分解出钙、镁、钾、钠等元素,形成古土壤中水溶液的阴、阳离子;二是形成新的、比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泥炭、腐殖质。黄土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一般均较少,多数不超过化学成分总含量的1%。[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