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湿陷系数(coefficient of collapsibility of loess)是评价黄土湿陷性的力学参数。指在一定压力下,土样浸水前后高度之差与土样原始高度之比。是评价黄土湿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由试验直接测出。据中国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 25—90),湿陷系数按下式求算:δs=hp-h′ph0,式中:hp为保持天然含水率和结构的试样,加压至一定压力下沉稳定后的高度(厘米);h′p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在浸水作用下,下沉稳定后的高度(厘米);h0为土样的原始高度(厘米)。该规范还规定测定湿陷系数的压力值对10米内的土层用200千帕,10米以下的土层用300千帕,对新近堆积黄土,5米内的土层用150千帕。湿陷系数可分为自重湿陷系数和非自重湿陷系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