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抑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粉尘抑制(dustsuppression)防止或减少 尘源粉尘形成和扬起的作业。物料受机械撞击、研磨、 碾轧分散成微小颗粒,这些颗粒当受到的外力(机械 力、气流力)大于尘粒与物料表面之间的粘附力时,即 转而悬浮于空气中。采取措施提高尘粒之间和尘粒与 附着物料表面之间的粘附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 粉尘的形成和扬起。这是一种简单、耗资少、效果显著 的防尘技术措施。 提高尘粒之间和尘粒与附着物料表面之间的粘附 力,主要应用的方法是使尘粒之间、尘粒与附着物料之 间存在液膜或极性不同的电荷,有关这方面的粉尘抑 制技术包括:变干式物料破碎、筛分、运输作业为湿式 作业;喷洒水湿润物料抑制粉尘扬起;在产尘点附近喷 雾使尘粒凝并、沉降。为了提高水对尘粒的湿润、粘附 效果,还可在上列一些防尘用水中加人湿润剂、粘尘 剂,或是使尘粒和水滴荷电。当在尘源点附近加高压静电场时,尘粒与附着物之间存在静电吸附力,也能有效 地抑制粉尘扬起,这称为静电尘源抑制措施。 粉尘抑制措施早为人们所采用,物料湿法无尘碾 磨于1713年在英国获得专利;20世纪初,南非在德兰 士瓦金矿区开发中,以法律强制各种采矿工艺过程必 须实施湿式作业。中国冶金企业于50年代初开始逐步 贯彻湿式作业,于60年代末开发了静电尘源抑制和荷 电水雾抑尘技术。 粉尘抑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围绕开发效果 好,作用期长,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粘尘剂和更有实用 意义的表面活性剂,提高喷雾抑尘的效果;完善并扩大 应用静电尘源抑制技术和静电喷雾抑尘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