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钢,男,汉族,中共党员,1954年1月生。1973年至1976年为下乡知青,1977年在安阳钢铁厂当工人。1981年毕业于豫北医专(新乡医学院)
,1981年至1983年在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医院任内科医师,1983年考取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和1992年在第四军医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第四军医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副主任,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医学分会副理事长,科技部“973”项目人口与健康领域咨询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全军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安钢教授1995年2月至1998年12月在美国Wake Forest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从事肿瘤和HIV感染的免疫和基因治疗基础研究。期间首次阐明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可以长期产生和分泌免疫毒素,建立了针对肿瘤或HIV-1感染细胞的新型杀伤细胞,使荷瘤裸鼠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存活期延长。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和《Nat Biotechnol》,杂志编辑部特约美国NIH的Fitzgerald D.J.P教授写了评论并在同期杂志发表。2000年被评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之一。创立了细胞内趋化因子的方法,即对RANTES、MIP-1和SDF-1等趋化因子基因进行了修饰,使其表达产物C-端融合有内质网滞留信号KDEL,在转染细胞中表达后可以结合细胞新合成的CCR5或CXCR4,使其表达降低到阴性水平,使这种细胞能抵抗HIV-1的感染,为HIV感染和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了的新策略。研究结果发表于《Nat Med》和《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期刊。杂志编辑部特约HIV的研究专家Lusso P教授撰写了评论文章,刊登在同期的《Nat Med》。
1998年底回国后,杨安钢教授从事免疫促凋亡蛋白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研究。他选择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等作为靶标,克隆改造人促凋亡分子caspas-3等的基因,将其与绿脓杆菌外毒素(PE)转膜结构域基因和抗HER2抗体的基因重组,构建成靶向促凋亡分子的基因。用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证实表达蛋白对HER2阳性乳腺癌、胃癌细胞具有高效的杀伤作用。荷瘤裸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存活期显著延长,促凋亡蛋白特异性地分布在肿瘤组织。进而将白喉毒素(DT)等furin蛋白酶切割位点序列替换促凋亡分子中的PEA转膜结构域,证实这种转膜结构域替换的靶向促凋亡分子仍能从内吞体转位到细胞质,并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研究结果发表在《Cancer Res》、《J Biol Chem》和《J Immunol》等期刊。论文被包括《Hepatology》、《J Clin Invest》上的综述等文章所引用。被评为2005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申请的2项国家发明专利已公开,其中1项已获授权。
2002年7月至2003年5月杨安钢教授在美国Baylory医学院作访问教授,回国后又开展了肿瘤和病毒RNA干涉及其靶向输送研究。他把人源性抗HBsAg抗体基因与人的鱼精蛋白截短体(tP)的编码序列连接,构建成ScFv-Ck-tP重组基因,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保持了较好的内化活性、HBsAg结合活性和核酸结合活性。根据HBV的基因序列设计多种siRNA,其中针对X基因的siRNA序列抑制效果最明显。用融合蛋白将合成的siRNA、siRNA表达框或siRNA表达质粒靶向输送到HepG2.2.15细胞,在mRNA、DNA和蛋白质水平均可检测到它们对HBV基因表达和复制的高效抑制。将其经尾静脉注入HBV转基因小鼠,可持续高效地抑制小鼠体内HBV的基因表达,而且对肝脏无明显损害,也没有引起RNA干扰的“脱靶”效应。研究发表结果在《Hepatology》和《J Viral Hepat》等期刊。已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项已公开。
杨安钢教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子课题、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和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等科研课题。到目前共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际SCI收录期刊发表20多篇,到2007年底被引用378次。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排名第三)、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排名第四和第一);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杨安钢教授于1999年荣立三等功1次,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3年被总后勤部评为优秀大学生干部,2004年被评为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2005年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