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音乐
polyphony
原指由几个声部构成的多声部音乐,以与单声音乐
相对,以后专指几个旋律性声部在运动中按照对位的法
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并与主调音乐相对。构成
复调音乐的各声部并无主次之分,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
补充。
复调音乐约在 9世纪左右产生于西欧,其发展情况
大致如下:
9~13世纪的复调音乐 这个时期的复调音乐历经
了3个阶段:①奥加农产生于9世纪,它是以格列高利圣
咏为固定歌调,于其下方加上新的声部,两者形成平行
四度或五度的进行;也可从同度开始,逐渐分离至四度,
最后复归同度。这是最古老的复调音乐形式。②迪斯坎
图斯产生于12世纪,仍以格列高利圣咏为固定歌调,于
其上方添加新的声部,两者的距离为八度或五度,声部
间出现反向进行。③福布尔东产生于13世纪,意为假低
音,因低声部演唱时实际为高八度。它仍然以格列高利
圣咏为固定歌调,新加的声部通常为两个。开始与结尾
处采用五度、八度,中间用三度、六度,音响效果较前
两种丰富,为复调写作中极有价值的进步。以上 3种形
式,并无专用乐谱,演唱者只需将格列高利圣咏记熟,按
规定的要求加上新的声部即可。
14~15世纪的复调音乐 14世纪,人们对早期的复
调音乐形式已不满足,新的发展是在格列高利圣咏上添
加曲调时采取自由处理,或固定歌调与新调均为自由创
作,从而打破过去的刻板作法。为使歌者能准确演唱新
的曲调,就需专用乐谱。该时期出现对位一词,用以称
呼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对位原意为音对音,亦即几个
曲调的结合。在这些结合中,协和音为主,对不协和音
开始时予以否定,直至15世纪才逐步认识到不协和音的
价值,并认为对位就是艺术化的音乐组合,在写作上应
力求富有变化;如节奏的变化、切分音的处理以及模仿
的运用等,从而将复调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5~16世纪的复调音乐 15世纪后半期~16世纪是
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特别以G.P.da帕莱斯特里纳为代
表的无伴奏合唱,达到这一时期复调音乐的高峰。在这
时期中,人们对歌词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音乐
的节奏基础;同时运用许多丰富变化的音调组合,在声
部进行中力求避免五度、八度的空洞效果;确定了不协
和音的使用原则。总的来说,声部进行上的平衡与相互
关系间的协和,是当时复调音乐风格的特点。
17~18世纪前半叶的复调音乐 16世纪以后,复调
音乐无论在结构方面或技术手法方面都已日趋完善,为
器乐复调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到18世纪,在J.S.
巴赫作品中,采取以和声为基础的创作方法,即不仅要
求横的线条独立,同时还注意到纵的和声关系。巴赫非
常重视和弦外音的处理,从此造成曲调节奏与和声节奏
的不一致,增强了对位的效果。在发展赋格曲的形式方
面,巴赫的贡献更为卓越,后世的作曲家们都把他的作
品视为复调音乐技术的楷模。
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的复调音乐 18世纪后半叶
起,主调音乐占优势,对位受到和声的制约,写法上从自
由节奏的线条织体转变为动机式的旋律短句与和声结合。
复调技术与主调音乐的形式特别在奏鸣曲式的乐曲中紧
密地融合在一起,赋格与赋格段在古典派与浪漫派作曲
家的创作中成为发展主题展开乐思的有效手段。尤其在
F.门德尔松复活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后,不少杰出
的浪漫派作曲家也努力仿效巴赫的复调创作手法。J.勃
拉姆斯在创作中有意识地采用巴赫式的对位写作,而且
企望能返回到16、17世纪的音乐中去,这表现在他的后
期作品中,对卡农的喜爱甚至超过了赋格。到浪漫派后
期,由于分解和弦的大量使用,旋律线条变为和声性,致
使对位愈来愈和声化,甚至成为分解和声的一种装饰。
R.瓦格纳在对位的运用中一方面更强调不协和和弦的各
种手法与半音的变化,另方面也像W.A.莫扎特那样运用
几个主题的同时结合,如《纽伦堡的歌唱师傅》序曲的
再现部。总之,在浪漫派后期,复调音乐虽居于次要地
位,但仍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手段。
20世纪的复调音乐 20世纪作曲家的作品风格,比
之上一世纪来有巨大改变,调性、调式与和弦结构的复
杂化取代了已往的基本自然音体系的技法。自1910年后,
许多作曲家都热衷于完全自由地使用半音音阶的全部12
个音,有的具有调性中心,如P.欣德米特;有的否定调
性中心,如A.勋伯格;有的采取双调性、多调性的结合,
如D.米约。双调性或多调性,由于几个曲调调性不同,有
着相当程度的独立性,从而加强了对位的效果。无调性
音乐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动机的组织,它将旋律线条置于
显著地位,而使和声退居其次。近代的线条对位一词,原
是形容早期复调音乐形式的,现在则常用来形容一个与
和声无关,纯由旋律线的交织而形成的结构。比起19世
纪来,20世纪中复调音乐又居优势,但不是帕莱斯特里
纳或巴赫时代的意义,写作技法上,旋律多采取自由的
与有伸缩性的发展;主题常作倒影或逆行的处理;在组
成对位时,更多地使用复杂的节奏组合,这是现代复调
音乐的主要特征。
复调音乐作为一门课程包括对位、卡农、赋格等。
它的写作方法可分为对比复调(见对位法)与模仿复调
(见模仿)两类。用复调音乐形式创作的乐曲有创意曲、
轮唱曲、卡农曲及赋格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