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松针层孔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文 献 名:松木层孔菌、红缘树舌、松生层孔、红缘层孔菌

江记灵芝行野生松针层孔菌

形态特征:子实体多年生,木栓质,无辆,菌盖扁米球形至马蹄形,4-14厘米7×24厘米,罕达23厘米×40厘米,厚2.5-18.5厘米或更大。盖面初期有红褐色胶状皮壳,渐角质化而成灰色至黑色,并有宽的棱带,边缘往钝,初期近白色,后渐变淡黄色至赤粟色,下侧无子实层。菌肉近白色至淡黄褐色,有环纹,木栓质至木质。厚0.5-2厘米,味苦。菌管多层,每层厚3-5毫米,淡黄色,管口白色至乳白色。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无色。生于松、云杉、冷杉、铁杉及落叶松等针叶树的树干或朽木上。偶尔也生于阔叶树的枯腐木上。

分 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功 能:子实体含齿孔酸等活性物质,是所有真菌中治疗癌症效果最好的品种,子实体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及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均达100%(《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73页记载。)

主治: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等,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如增加食欲和体重、减轻疼痛,有时可见肿瘤缩小、胸腹水减少。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力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