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宋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岳宋村位于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区域内地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常发生泥石流,是一个集“边、少、山、穷”为一体的纯农业旱田村。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宜亚热带各类作物生长。2007年末,全村辖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38户共2351人,劳动力1240人,国土总面积31.14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5085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1亩。粮食总产量约81.6万公斤,人均产粮398公斤;经济总收入216万元,人均纯收入771元。

2006年以来,岳宋村立足热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茶叶、橡胶、蚕桑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兴村”建设。全村共种植橡胶1.7296万亩;种植茶叶0.1641万亩,人均有茶园0.7亩;种植蚕桑518亩,养蚕21.5张。支柱产业已基本覆盖到全村13个村民小组,产业覆盖率为100%,每年增加收入50多万元。

近年来,岳宋村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与其他地方相比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由于岳宋村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底子薄弱,村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加之地处偏僻,交通道路环境欠缺,缺乏外来资本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岳宋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是群众的思想观念还相对落后。岳宋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存在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小打小闹、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思维定式。二是基础教育公共卫生设施陈旧。岳宋村小学由于教学楼陈旧,课桌椅紧缺,至今仍有3个孩子挤在一张凳子上课的现象,教师没有自己的课桌椅。学校教学用书、课本单一、教师授课内容单调。教学环境简陋,没有开展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场地。三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岳宋村“两委”办公用房是原部队检查站营房,是80年代初期建盖的老房子,墙体墙面都已经开裂脱落,屋顶漏水,室内潮湿,墙体长满了青苔,这样的工作环境不利于村干部开展工作。四是居住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全村改善了486户人家的居住条件。目前,还有152户农户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除永老寨两个村民小组被省级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暂不进行改造外,其余还有82户需要实施民房改造。

结合岳宋村实际,今后产业发展的重点要从短期能增加群众收入逐步向长远效益的产业发展。首先,要力求在传统生猪养殖产业上能有所突破。当前西盟的生猪价格高,而且市场供应紧张,加之国家对养殖业的鼓励和补助力度加大,岳宋村将好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从提升养殖效益,提高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其次,依托县委、政府提出的“阿佤文化兴县”的战略部署,用好用活永老寨被列为云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的无形资产,从保护和培植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上和加快旅游产品及旅游经济形态意识培植上下功夫,通过打造永老寨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平台,将优秀的民族文化,美丽的佤族歌舞向外界大力宣传,让外界通过这个平台更多了解佤族、接近佤山。第三,继续发展橡胶、茶叶、蚕桑种植这三大支柱产业。努力完善岳宋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