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侵入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泥浆侵入带

英文:mud-invaded zone

释文:钻井时,井内泥浆柱的静压力通常大于地层压力。泥浆被压人渗透层叫做泥浆侵人。地层被泥浆侵入的部分通称泥浆侵入带。泥浆侵入带由冲洗带、过渡带、环带几个部分组成。由于地层的过滤作用,进入渗透层的只是泥浆滤液,而泥浆中的固体颗粒则沉淀于井壁形成泥饼。在侵入带中,可流动的地层水全部被泥浆滤液所取代的部分叫冲洗带。离井眼越远被泥浆滤液取代的地层水越少,地层水和泥浆滤液同时存在的部分叫过渡带。不受泥浆滤液影响的地方叫未侵入部分或原状地层。在高渗透性含油或含气地层内,由于相对渗透率的差别,油气流动性比水大。因此,与孔隙中水相比,油气被泥浆滤液推进得较快。这样,在过渡带与未侵入带之问就形成一个含水饱和度较高的地方,称为环带。如果泥浆滤液电阻率大于地层水电阻率时,环带的电阻率就低于冲洗带电阻率和地层电阻率。在双感应一聚焦测井曲线上显示环带存在时,是油层的标志;但环带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存在,一般随时间逐渐消失。因此分析泥浆侵入带的性质对研究油气储集层特性有重要意义。[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