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百科名片郑金海,男,汉族,1925年8月生,河北曲阳人。高中文化。1939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4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野战军连、副营长。在华北多次反扫荡、延安大生产、辽西秋季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等战役,立两大功,三小功。建国后,任副团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长兼参谋长。

基本资料姓名:郑金海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1925年8月生

籍贯:河北曲阳人

学历:高中文化

面貌:中共党员

代表:解放军

郑金海(1925.8~1991.7)

汉族。河北曲阳人。1939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4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化。少将军衔。

人物生平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1940年1月 聂荣臻警卫连警卫员,1946年4月 热东18纵队特务连副指导员,1947年10月 第8纵队24师72团8连指导员,1949年4月 45军135师405团一营副营长,1950年4月 45军135师405团一营营长,1952年5月 45军135师405团副团长,1954年3月 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员,1958年5月 54军135师405团副团长兼参谋长,1959年12月 54军135师405团团长,1964年4月 54军135师副师长,1969年12月 54军160师师长,1978年3月 北京军事学员高级系学员,1978年6月 54军副军长,1980年12月 43军副军长。先后荣立两大功,三小功,勇敢奖章一枚。1955年,荣获中央军委颁发的“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抗日战争时期,郑金海亲身参加了华北多次反扫荡战斗,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吃苦耐劳,荣立一小功,为粉碎日寇的猖狂进攻,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作出了成绩。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辽西秋季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在衡宝战役中,郑金海率全营全歼敌七军军部,使该团荣获“猛虎扑羊群”称号。建国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及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郑金海率部参加了金城战役,机智灵活,指挥果断,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1964年率135师405团红二连在甘肃天水参加了全军大比武,取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曾任职务1943年11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11月 参加八路军

1940年01月 聂荣臻警卫连警卫员

1946年04月 热东18纵队特务连副指导员

1947年10月 第8纵队24师72团8连指导员

1949年04月 45军135师405团一营副营长

1950年04月 45军135师405团一营营长

1952年05月 45军135师405团副团长

1954年03月 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员

1958年05月 54军135师405团副团长兼参谋长

1959年12月 54军135师405团团长

1964年04月 54军135师副师长

1969年12月 54军160师师长

1978年03月 北京军事学员高级系学员

1978年06月 54军副军长

1980年12月 43军副军长

1984年03月 离职休养

1991年07月 因病在洛阳逝世

战争年代1949年10月4日,当白匪主力四个师沿衡宝公路一线徘徊莫定的时侯,405团一营全部象一把尖刀一样,大胆勇猛地突破了衡宝路,单独插入了敌人的侧后。从四日晨直到五日十二时,这支英雄的部队冒着

广西剿匪时期

连绵秋雨,踏着泥泞的山林小路,曾连续行军达三十六个小时,由花门楼至灵官殿全程一百六十余里,经过许多高山峻岭,竟无一人掉队。相反地,战士们的歌声、口号声,却常常声震山谷,异常活跃。

在黄土坡战斗中,郑金海时任一营营长,率一营全体将士们向松树山扑去,面对5倍于己的强大敌人,积极创造战机,不顾疲劳,不怕危险插入敌人腹心,以猛虎扑羊群之势,多路齐头猛攻,英勇顽强杀敌,以独立作战的精神,全歼敌七军军部,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突出战斗范例。使该团荣获“猛虎扑羊群”称号。一营获“英勇顽强” 锦旗一面。

人物评价郑金海1939年11月入伍,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他亲身参加了华北多次反扫荡战斗,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荣立一小功,为粉碎日寇的猖狂进攻,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作出了成绩。历任战士、通信员、聂荣臻警卫连警卫员、热东军分区特务连指导员等职。在解放战争的烽火中,先后参加了辽西秋季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在衡宝战役中,郑金海率全营全歼敌七军军部,使该团荣获“猛虎扑羊群”称号。荣立两大功,两小功及勇敢奖章一枚,在作战中,他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英勇顽强,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功绩。建国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及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部队参加了金城战役,机智灵活,指挥果断,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各一枚。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从严治军,在完成教育训练任务的同时,注重抓好部队的后勤建设和文化生活,为部队的全面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1965年他率135师405团红二连在甘肃天水参加全军大比武,取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在担任160师师长期间,成绩显著,为改变该师的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1978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郑金海郑金海,男,1972年2月出生,福建莆田人,教授,博士。1993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1998年获海岸工程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2005 年10月~2006年10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中国政府派遣研究员在日本京都大学开展访问研究。曾任河海大学交通学院、海洋学院副院长,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1月起任河海大学科技处处长。

主要从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工程的相关科学研究项目 20余项。参加编写专著《中国台湾水利》(第九章“港口建设与海岸开发”),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科研报告9份,研究成果均被设计、建设部门采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科研成果中获奖的有:“东江及东江三角洲水沙及数学模型研究”获中国航海科技三等奖(负责完成东江三角洲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上海泰和路沉管隧道深槽管段抬高对流态和河床变化影响的研究” 获2001年度交通部优秀水运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负责完成黄浦江三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研究)。先后承担本科生课程《海岸动力学》以及研究生课程《河口海岸工程》的教学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15名、工程硕士生2名。教学成果中获奖的有:本科课程“海岸动力学”获200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和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海岸动力学》双语教学” 获第二届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三等奖(负责课件建设)。

先后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和“中国水利学会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表彰奖励,被列入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术兼职

(1)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2008~2010)

(2)《水运工程》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9.1~)

(3)中国水利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2005.10~)

(4)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2007.9~)

(5)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水动力学专业组成员(2007.9~2011.9)

(6)第二届南京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2007.12~)

(7)《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编辑委员会委员(2008.1~)

(8)《热带海洋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2007.1~)

郑金海 男,1934年生,江苏丹阳人。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现任职于江西省九江第三棉织印染厂。专长化工,主持涤棉仿真丝绸的研究、工艺、质量、标准等新产品开发,推广液体硫化染料的制造和应用,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