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朱宝瑨(1854—1929) 字稼云。浙江海宁长安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不求仕进,隐居教书。时值清末,要求变革之风日盛。他写的时务策论,得到海宁知州林孝恂赏识,请他主持安澜书院,不久改为海宁州小学堂。二十一年,他在长安创办海宁第一所中学——海宁州中学堂,聘请钱玄同等学者任教,自任监督(校长)多年,后又在盐官创设正蒙女学堂。宣统元年(1909),州设劝学所,被推为总董,兼州视学。辛亥革命后,他又在盐官创办海宁乙种商科职业学校。朱宝瑨曾任浙江咨议局议员。热心地方公益,除办学外,又曾主持习艺所及地方自治事务。晚年致力于修地方志。光绪二十二年,海宁知州李圭曾发起修志,稿将成而他调,事遂搁置。民国4年(1915),他担任《海宁州志稿》总纂,对前稿增补约二分之一,辑录为41卷,200余万字,于11年刊印。朱氏兴学终生,清苦到老。逝世后丧葬费用,全靠学生资助。1990年11月,当地人民为朱宝瑨建立纪念碑于长安海宁中学(海宁州中学堂原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