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现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这些诗句不但是言情佳句,还揭示一种天气现象。

“巴山夜雨”的谚语,就是因为四川盆地多夜雨而得。如四川盆地西部的峨眉山,平均1年中夜雨67%,春季夜雨69%。

四川盆地夜雨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天空多云。云层遮挡了部分太阳辐射,白天云下气温不易升高,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能够吸收来自地面辐射的热量,再以回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输送给地面。所以云层对地面有相当地保暖作用,使夜间云下气温不致过低。可是云层本身善于辐射散热,其上层由于辐射散热,温度降低很快,这就形成云层上冷下暖的特征。于是上下空气就发生对流,云层发展,出现降雨现象。

四川盆地的夜雨,在冷暖空气交锋频繁的春季最多,出现夜雨的几率较夏季高2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