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禅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云栖禅寺,原名观音阁,坐落在大连市的瓦房店市谢屯镇,它的西侧是茫茫的渤海,与交流岛相望,距长兴岛南20华里,三面环山,山名为灵山。云栖禅寺坐落在山峦之中,是一个幽静的世外桃源,大连人称它为大山里的寺院。

据史料记载,该寺院始建于清代道光十四年,占地面积约两公顷,顺山势而建,依地形而造,由黑砖、花岗岩雕凿而成。举目望去,飞檐凌空,怪兽伏脊,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文革期间被毁,2002年复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僧寮、斋堂等建筑,2007年被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该寺于2009年5月12日,从泰国清迈禅修中心迎请释迦佛一尊,并造东北首尊“四面佛”(主生财佛)、有“八大论师”、“八大菩萨”及世间护法等三十余尊圣像来寺坐落,于2009年7月12日开光。主持:释弘忍法师。

云栖禅寺以禅修闻名,南传佛教的建筑风格另人耳目一新,不同于本民族的佛塔和佛陀像,另人步入异域他邦。晨钟暮鼓之余,法会佛七之外,禅修是这里的主课。

大山里的夜晚是宁静的。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昏暗的灯光,只有繁星点点,触手可及,是禅修的佳境。

绍兴云门寺

云门寺始建于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可谓华夏最悠久的古刹之一。据史书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曾于此隐居,云门寺本为中书令王献之(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的旧宅,传说王献之曾舍宅为寺。安帝义熙三年(407)某夜王献之在秦望山麓之宅处其屋顶忽然出现五彩祥云,王献之将此事上表奏帝,晋安帝得知下诏赐号将王献之的旧宅改建为“云门寺”,门前石桥改名“五云桥”,高僧帛道猷居之,竺法旷、竺道壹先后招之。明万历《会稽志》卷十六元虞集撰《云门寺记》云:“寺本中书令王献之旧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