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自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三国演义》中把三顾茅庐写的惟妙惟肖,但是史书上其实是没有明确记载的。

《三国志》:凡三往,乃见。

另外没有说关羽张飞是否去了。

是不是去三次见三次,还是去三次只见一次。

“三”古代有多次的意思,如三山五岳,杜甫有诗“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繁”是多次的意思,因此可能是去不止三次。

还有人说诸葛亮见刘备不是三顾茅庐,而是“樊城自请”,这种说法也又很多古书提及,试想,当时刘备46岁,诸葛亮才26,差20岁啊,而且刘备那么有名望,诸葛亮没有,他真的会去请么?当时曹操兵临城下,他哪里有时间去请三次呢?诸葛亮研究天下大事,是一定要出山的,他怎么一定就知道刘备来找他,不来呢?待在农村干什么,搞建设?

“樊城自请”梗概:刘备在樊城时,诸葛亮主动去见他。开始刘备未理睬,后来诸葛亮看见刘备在玩草,便问他到底是不是没出息之类的,刘备就明白了他是个人才,便一起谈心,终于明白了他确实是个人才并,重用。

当然这种说法也有疑问,古隆中又许多关于三顾茅庐的东西,还有

《三国志》:凡三往,乃见。

《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个人认为这两件事情都是存在的,“樊城自请”后刘备未重用他,他便继续做农民,后来别人推荐,刘备才明白,才有了“三顾茅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