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宗保于元至顺二三年(公元1332年),殿试科甲第八名恩进士,任职北京,曾游览江西庐山,爱庐山的美景,遂取庐山作为村名
早就听说麻章区太平镇有一条与江西名山庐山同名的古老村庄,以民居典范,书香世代,儒家文化之美名盛于世。
夏日的一天,我与朋友慕名来到了那条与庐山同名的村子。站在庐山村村口,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立在村口的几棵苍劲、枝繁叶茂的古树。村后的山上一片原始森林环绕,大树参天,灌木茂密,是珍贵野生中草药的产地。村前有一口面积60多亩、泉水清澈的天然池塘,碧波荡漾,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气势宏伟的古建筑群落,象一幅美丽的江南水粉画。前塘后山,古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风景秀丽,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交织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画面。
具体信息村子四周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地下天然喷泉。泉水夏凉冬暖,清澈透明,清甜爽口,既可灌溉百亩良田,又可供村民饮用。这里的村民从来没有患染皮肤病,乃常年饮用地下泉水所致。
村东北部海港一片红树林长年郁郁青青,海边野生动物千奇百怪,也是一片海上仙境,令人流连忘返。对于环境生态的保护,据说村里的进士公洪泮洙曾经下有严格的制度,流传有“到庐山村挖一担番薯无人管,在后山折一树枝将受严惩。”可见管理之严。
听村里的老人说,原先庐山村的东、西、北面,建有三座卫戍村庄的闸门,东门题“虎溪”,西门题“匡庐”,北门题“鹿洞”。这是洪宗保于元至顺二三年(公元1332年),殿试科甲第八名恩进士,任职北京,曾游览江西庐山,爱庐山的美景,遂取庐山作为村名,并取庐山的三个著名景点,作为村三座闸门的名称。
风水宝地庐山村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古代人才辈出。清朝前科举制英贤辈出,殿试进士2名,殿试一品等七品小京官1名,岁进士12名,恩进士4名,举人4名,贡生26名,庠士20名,禀生12名,增生5名。分别任职的有知县3入,县承1人,知县五品封春政大夫1人,任川远赐赠谕林郎1人,通制1人,巡按1人,县训导18人,教谕52人。其中有元朝元顺帝壬申年殿试科甲第八名恩进士任职北京的洪宗保,明朝岁进士任职京城洪文敏,第十一世洪泮洙清顺治年殿试进士,任职安徽、福建等省,他编写《协州府志》、《遂溪县志》等,有大量诗词传后代。 庐山村对村内子弟教育也堪称一流,自明清以来(因过去没有学校)村内先后成立六大书房分别为:老书房、学古斋、松竹轩、六屋书房、九屋书房、五屋书房等,全部由本村老年名文人任教,不但学四书五经,还学历史古文、字法等,所以历来几乎达到教育普及的地步。这是庐山村大量出现外出任职人才的关键所在。
布局庐山村,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在古代,庐山村既是雷州半岛富豪财主的集所,又是人文蔚起的风水宝地,历史文化深厚。经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遗留下来的古民居建筑占地约一平方公里。各具特色的古名居建筑群28座,分为中间巷、中东巷、东边巷、东广场,中西巷、西边巷、西广场。村的东、西、北面建有三座特色的门,古建筑群中屋屋相通巷巷相连的结构联防系统为天下一绝,今人叹为止观。
古街老巷漫步古街老巷,观赏品味这里的岁月流逝,历史沧桑的痕迹,可以想象得昔日的主人之富第与显赫。古巷里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既有徽派建筑艺术特色又结合本土民俗风格,正房、厢房和和照壁转有一小天井,房舍院落层进叠出,并有迷宫式回环通道,在里面转来转去,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很难走出来。据村里老人讲,最大的一座古民居,建筑面积720平方米,26间房4间厅,6个庭院。古炮楼有房40间,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千多平方,可容纳700多人。
古居里荟萃了大量的木雕、石雕、石狗、古磨、石盘、屏风、壁画、家具等民间工艺的精华。各具特色的门有严密防敌机关。在大门厅或隔墙处还几个独特枪眼,可以从里面捅出标枪,可见防守效果及佳。门廊立面装饰厚实,门箸、门匾、对联侧壁绘有风俗戏套故事的彩画或山水景色,门框、柱梁、柱础、栏干台阶等都用石雕,门前犹喜用石鼓、瑞兽等,所有这些装饰,富于家庭气氛,装饰精致,美轮美奂,彰显一个乡村家庭的尊贵与气度。虽经岁月沧桑,仍可惊见这里曾金碧辉煌。
庐山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固有的民族古居艺术建筑特色,又有大量的文化资源景观,是整个雷州半岛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