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福建医科大学
简称:福医大
英文名: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英文缩写FMU
成立时间:1937年
学校地址:大学城校区: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园路1号(邮政编码:350108)
交通路校区:福州市交通路88号(邮政编码:350004)
学校主页:http://www.fjmu.edu.cn/
学校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其前身是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9年改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1969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1982年更名为福建医学院。1996年4月改为现名。
经过7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优良校风,成为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医科大学。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高校。同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现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占地1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7.9万平方米。学校多次被评为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省文明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校务公开”示范校、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绿化模范单位和省级花园式单位等。2008年9月,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抗
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19个学院、部,即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协和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海峡学院、和体育教研部;23个本科专业(方向),即临床医学
(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病理学专业方向)、临床医学(急救医学专业方向)、临床医学(眼与视光学专业方向)、口腔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检验检疫专业方向)、预防医学(妇幼保健专业方向)、护理学、药学、药学(临床药学专业方向)、药学(药物分析专业方向)、药物制剂、应用心理学、英语、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专业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专业方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目前,各类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0000多人,博士、硕士生近2000人,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398人,其中校本部966人。在835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占58%,高级职称占55.1%。博士生导师65名,硕士生导师482名。享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8人,福建省优秀专家17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4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8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8人,福建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
学校有附属医院(含临床医学院)10所,其中9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含临床医学院) 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为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非直属医院为省立临床医学院(省立医院)、福总临床医学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附属厦门第一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院、附属漳州市医院、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此外,有临床教学医院26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网络。
目前,学校有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科研机构65个,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学科13个,省科技厅优先发展学科8个,学校重点学科6个,省医学重点专科6个,省领先医疗特色专业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成果显著。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华高血压杂志》和《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图书馆面积25233平方米,图书、资料153万册,是福建省医学图书中心馆。
“十一五”期间,我校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推进学校新一轮发展,成为办学规模适度,学科结构合理,办学层次较高,整体实力较强;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医学教育;以医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医科大学,成为海峡西岸高级医药卫生人才主要培养基地、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预防保健中心,跨入国内同类高校的先进行列。
学校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首任校长侯宗濂(1900-1992)
侯宗濂校长中国近现代生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一级教授。1900年1月23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汉族。1920年毕业于南满医学堂,留校任教并从事心理学研究。1922年去日本京都大学进修肌肉神经普通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化学,1926年获日本医学博士学位。1930年赴奥、德留学。留学期间,在自己的研究论文中,对当时已被世界生理学界公认由法国科学院院士拉皮克(lapicqe)提出的“时值”理论,提出了质疑,并首先提出要找到一个新的确实反映兴奋性的指标来取代拉氏“时值”。论文在德国《生理学杂志》以教授名义发表后,引起了国际生理学界的关注。 1931年回中国后,任北平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主任教授。1936年,由中国生理学会推荐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生理学大会,发表了他对“费氏(fick)间隙”的研究论文,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重视。1937年应聘赴闽,创建福建医学院,任院长、教授兼生理学主任,后任福建研究院院长。1939年1月,因福州即将沦陷,学校迁往沙县城关东岳庙(现为沙县实验小学址内)继续办学。设有附属医院,院址在后山官家祠堂(今为干部宿舍区)。1940年秋,在临时省会永安开办分校(药专二班,学生40人),1942年停办。民国34年底(1945年11月)学校迁回福州吉祥山原址,但原址已被日军炸为一片废墟。在这一国难深重时期,尽管困难重重,福医在侯院长主持下,得以发展,是非常不易的。1944年应邀来陕西,出任西北医学院院长。解放后,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仍任命侯宗濂为西北医学院(后西安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院长。1988年任西安医科大学(现已被西安交通大学合并,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名誉校长。 1955年,侯宗濂领导生理学教研室,继续进行兴奋性及其指标等问题的研究,先提出了“标准时值”概念,后于1959年又提出“标准电量”新概念,对其“标准时值”理论进一步完善化,达到能更全面更精确地反映兴奋性的指标。这一报道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为了发扬中国医学遗产,促进中西医结合,从1972年起,他开始进行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他把针刺穴位的生理功能与结构统一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开辟了“针感生理学”这一新学科的研究领域。其针刺镇痛原理及肌肉神经普通生理学两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侯宗濂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奖,同时获陕西省、卫生部科学大会奖。 1979年,侯宗濂受卫生部委托,主编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生理学》。1992年3月17日,侯宗濂因年事已高,全身脏器功能衰竭,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终年92岁。
学校地址福建医科大学现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台江校区位于福州市交通路,上街校区位于福州市闽侯上街大学城,周边有福建中医学院,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高校。
学校领导党委书记 郑祖宪
党委书记、校长 陈元仲
党委副书记 李卫平
党委常委、副校长 陈晓春
党委常委、副校长 林建华
副校长 吴小南
党委常委、副校长 梁敬阳
党委常委、副校长 黄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