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简介这首歌曲曲调昂扬向上,歌词振奋人心,洋溢着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传递了中华民族渴求民族复兴、期盼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表达了亿万人民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奋进的坚强决心。
歌词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
走在崭新的道路上。
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
谱写时代的新篇章。
我们迎着风雨向前方,
万众一心挽起臂膀,
我们要把亲爱的祖国,
变得更加美丽富强。
前进,前进,向前进,
挺起胸膛,何惧风浪;
前进,前进,向前进,
肩负民族的希望。
我们迎着灿烂的阳光,
飞向太空驰骋海洋。
我们是英雄的中华儿女,
古老文明焕发新光芒。
我们迎着胜利向前方,
振兴中华是我们理想。
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
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前进,前进,向前进,
排山倒海不可阻挡;
前进,前进,向前进,
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前进,前进,向前进,
排山倒海不可阻挡;
前进,前进,向前进,
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走向复兴,走向复兴,
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简谱
简谱《走向复兴》曲作者 印青
《走向复兴》曲作者 印青印青,著名作曲家,原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委员。1971年入伍.大校军衔。从事专业创作20多年来,先后创作了1000多首讴歌党的领导、讴歌时代精神、讴歌当代军人的主旋律作品。曾创作歌曲、器乐曲、舞蹈剧、歌剧、音乐剧及影视音乐千余件。有三百余件在省以上各类比赛、评比中获奖。其中大型歌剧《党的女儿》的音乐“合作”获文华大奖、文华及影视音乐音乐奖。音乐剧《迷人的港湾》获第六届全军文艺汇演音乐一等奖。大型舞剧《妈祖》音乐获全国“菊花杯”舞剧比赛最佳作曲奖及文华奖。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2004年7月被评为总政系统优秀党员、全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同年被评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2007年被选为全军英模大会代表,同年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称号。
印青代表作:歌曲《班长》、《潇洒女兵》、《中华大家园》、《走进新时代》(深圳)、《在灿烂阳光下》(深圳)、《大江之歌》(深圳)、《凝聚》、《世纪春雨》、《江山》、《西部放歌》、《祖国,永远祝福你》、《永远跟你走》、《天路》等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多次获得文华奖、金钟奖和解放军文艺大奖。
《走向复兴》词作者 李维福
《走向复兴》词作者 李维福李维福,男,53岁,新闻学硕士,深圳人。
现任教育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兼任)创新时代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深圳市创新型城市促进会执行会长等。个人作品约30部,其中2008年5月13日发表网络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2009年5月发表网络诗歌《来生还要再牵手》;以及歌词类代表作《走向复兴》、《孩子,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江南烟雨》、《告慰》、《祖国赞歌》在全国产生影响。
《走向复兴》曲作者印青:印青在接到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创作献礼作品的邀请时,起先并没有拿出一个像现在的《走向复兴》这种“进行曲方案”,在此之前他甚至还考虑了流行乐、爵士乐等方案。他一共创作了七八个版本,选曲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反复修改、反复验证,最终才确定现在这个方案。“从思想角度来讲,我们在最初确定为进行曲形式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时代需要这么一个雄壮、有力,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合唱歌曲,不仅适合群众演唱,同时能够焕发起大家对建设美好未来的一种信念。从艺术角度来讲,这种类型的歌曲弥补了当前音乐品种的空白,自从《五星红旗》、《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这样的歌曲之后,进行曲已经很少了。”他说。
《走向复兴》这首歌充满着一种昂扬向上的自信。印青认为,今天的中国,政治、经济方面的实力不断提高。我们必须要建立起国民的自信心,在文化上我们也必须给自己一种自信,《走向复兴》在节奏和旋律上很稳、不张扬,表达了新中国面对一切困难,甚至是敌视、封锁的一种勇敢的精神。印青表示,李维福写的词完全能够表达出我们中国人在新的时期面向未来,不怕艰苦,走向民族复兴的一种信念。
被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选中作为压轴曲目后,印青在16日凌晨又接到了电话通知——“《走向复兴》被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大阅兵选为压轴曲目”,这让他惊喜不已。也许是冥冥之中有缘,刚好这首歌的节奏就是适合阅兵式的116拍,根本不用作大的修改便被采用了。
两人关系印青跟深圳的渊源很深。12年前,他第一次跟深圳的词作者合作,写出了一首《走进新时代》,接着又陆续跟深圳词作者合作,创作了《在灿烂阳光下》等脍炙人口的好歌。今年3月在深圳音乐工程启动之后,印青应邀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
《走向复兴》词作者李维福:当李维福刚开始接到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谱写一首献礼歌曲的任务时,他感到压力非常大:“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这个问题我酝酿了好久。直到交稿的那一天,毫不夸张地说,我总共修改了上百次。”
《走向复兴》最初的名字想叫《复兴之路》,但后来觉得没有动感,力量不足,最后还是确定为《走向复兴》。李维福说,歌词描述了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我们迎着风雨走向前方”和“挺起胸膛何惧风浪”,真实反映了中华民族6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刚解放的时候,有《歌唱祖国》,接着有《走在大路上》。创作者们站的角度都很高,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创作这首《走向复兴》,我们的角度要更广阔。”李维福说,“振兴中华”、“挺起胸膛何惧风浪”、“肩负民族复兴希望”、“古老的文明焕发新的光芒”……把这些关键点串起来,既有实又有虚,得出的结论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走向复兴,走向辉煌,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第一段,我从60年以来我们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变化,去反映60年的变化历程,是写实;第二段,我是通过抽象的方法去描述中华民族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以及其艰难的发展过程,是写虚。”而在副歌部分,《走向复兴》则以反复的“前进,前进,向前进”这样简洁有力而又昂扬奋发的歌词,直抒自信之情,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豪情壮志。李维福最初构想的是“前进,走向,前进,走向”这样的结构,后来经曲作者印青建议,改成了“前进,前进,向前进”,从而更加符合进行曲的形式以及更加适合人们的传唱。为了让创作和老百姓能够更加贴近,李维福搜集了很多资料和民意,在歌词中运用了“排山倒海”、“何惧风浪”等一些比较口语化的词汇。
作为一个深圳人,李维福说,正因为这个城市能够宽容失败的博大胸怀,让他敢于放手去创作《走向复兴》这样的歌词,“深圳是个年轻人的城市,充满激情。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产生了《春天的故事》这样的歌曲,紧接着又诞生了《走向新时代》,今天,共和国迎来60周年华诞,路到底应该怎么走,是我们探索得最多的问题。我们认为复兴更能和现在的发展结合起来,复兴也是今后共和国发展的走向。如果在别的城市,我也许不敢写这首歌,但在深圳我的压力就小多了,我只管勇于尝试。直到现在,我都非常感谢很多朋友和领导的帮助和支持,还有曲作者印青的努力。我只是执笔者,这首歌凝聚了很多领导和朋友的智慧,我觉得很荣幸。”
“我最得意的还是‘走向复兴,创造辉煌’这句,因为我们向往明天,振兴中华是我们的理想,这实在是激动人心的几句。”李维福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