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二战后,新加坡是一个缺乏资源、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的弹丸之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新加坡建立了开发区,选择了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为主的发展道路。其工业园区的成功建立使新加坡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且时至今日依然保持发展活力。其开发模式一直是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和模仿的对象。 一、从荒芜之地到工业中心
裕廊位于新加坡岛西南部的海滨地带,距市区约10多公里,面积为60平方公里。此地区原本为荒芜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泽和丘陵,但是具有建设现代化工业区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1961年政府计划在裕廊划定6480公顷土地发展工业园区,并拨出1亿新元进行基础建设。1968年园区内的厂房,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供水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同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镇管理局(JTC),专门负责经营管理裕廊工业区和全国其它各工业区。
截止到2003年底,新加坡岛内已建立了30多个工业园区,共占地8025公顷,已开发5069公顷,包含了7000多家跨国公司和本地的高技术制造业公司,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25%,雇佣了全国1/3以上的劳动力。其中裕廊镇管理局公司(JTC Corporation)是这些工业园区的主要开发者。
二、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段
裕廊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前后分为三个阶段:
1、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1961-1979年):此阶段的入区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是为了解决新加坡就业问题,改变其工业落后的面貌。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新加坡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到70年代末,新加坡失业率从1965年的10%下降到3.3%;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1965年的15%上升到27%。
2、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1980-1989年):为了吸引高附加值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JTC启动了10年的总体规划(1980-1990年),此项规划体现了这个阶段的服务特点,即为高增长型的企业设计和提供具有差异化的设施和厂房,包括将南部的岛屿开发区开发成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配售中心,将罗央开发成第一个航空工业中心以及建设新加坡科技园区以容纳科技开发型企业。
3、知识经济主导阶段(1990年以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激烈的竞争将工业园区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商业园、技术园、后勤园等新概念的园区。为了提高集约化利用园区的土地,JTC将成本效益分析和知识经济融合到工业园区的设计和发展之中。
三、公共管理性质的开发运营模式
1、政府主导的开发运营模式
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开发运营主要是由政府垄断开发。不论是在最初的管理机构——经济发展局,还是后来在从经济发展局独立而出的裕廊管理局的管理之下,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公共物品特性很强。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裕廊工业园区的资金筹集、土地运用、招商引资等均采用一级政府统一规划,专业化分工建设、管理和服务协调相配合的发展模式。园区的初期开发建设资金来自政府。后期资金的来源虽呈多样化趋向,但项目建设的初期投入资金仍然主要来源于政府。政府用法律制度来安排土地的开发利用,由JTC统一控制全国工业用地和各类园区的供给,园区由经济发展局遍布世界的专业招商队伍统一负责招商。
这种开发模式的优点是:保证项目快速启动并尽快达到规模经济;快速并以较低成本获取私人土地;有效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园区的竞争对象在国外而不在国内,园区之间没有恶性竞争。
2、全球范围内的集中招商模式
裕廊工业园区采取公司总部统一招商策略,由经济发展局统一招商,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这种策略的主要特点是:拥有高度的营销自主权;为跨国公司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如新加坡首创的“一站式”服务;有效选择客户群。
经济发展局主要招商的客户群体有三类,分别是:战略性公司,重点吸引其财务、市场等重要部门至园区内;技术创新型公司,重点吸引其核心产品及技术研发的部门至园区内;公司的重要部门,重点吸引其最复杂的生产程序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部门到园区内。通过这三类公司的引进,裕廊工业园区不再仅仅是一个低成本的生产中心,而是公司进行战略运作的长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