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阳光协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会徽

渤海大学阳光协会简介关键词: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精英团队

全称:渤海大学阳光协会

英译:BHU Sunshine Association(SA)

渤海大学阳光协会是由渤海大学学生处直接领导的学生组织,成立于2007年6月1日,是在渤海大学学生处指导下的集“勤工俭学、爱心助学、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大学生自立体系。协会自成立之日起,以“全心全意为寒门学子服务”为宗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难,使之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人生态度,打出一面“关爱自我,关爱他人”的全新旗帜。协会在工作中注重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配套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渤海大学阳光协会的工作全面开展工作搭建资助平台

1、协助学校做好每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统计和实名登记工作,很好的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的权利。

2、协助学校做好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协助学校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等。

3、为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更全面、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国家、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阳光协会连续两年面向2006、2007、2008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召开资助政策宣传会,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入了解政策的同时,也给予阳光协会的工作较高的评价。

4、承办2007年、2008年渤海大学“温暖工程”活动,为寒门学子送上温暖。

5、定期召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座谈会,为寒门学子提供帮助,并把学生相关建议反馈给学校,为学校制定资助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多途径创岗位惠及寒门学子

阳光协会努力扩展和创建勤工助学岗位,成立至今,共创建了1640多个勤工俭学岗位,惠及近20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建立阳光协会会员勤工俭学信息档案,共有 3212 名学生建档,寻求勤工俭学岗位。

2、加强沟通联系与图书馆.食堂等部门长期合作,提供助学岗位120余个。

3、多途径开创勤工俭学岗位。共面向锦州市内四区(凌河区、古塔区、太和区、松山新区)11 家中小学校 65 家商场(店)12个社区发放名片等勤工俭学岗位宣传资料。

4、在社会创建家教、礼仪生、促销员等6类勤工俭学岗位1100余个,与锦州夏氏民间工作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300多个岗位,并与夏普商贸公司、北京远程教育单位联系创建了120多个岗位。

做好爱心事业建设红色组织

阳光协会不忘社会各界给予的关注,用年轻执着的心不断的将爱心与温暖传递下去。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年人,并与老人们联欢,用自己勤工俭学的收入为老人们送上一份温暖。

经中共渤海大学党委批准,于2008年12月22日,成立了中共渤海大学阳光协会支部委员会,阳光协会现有党员、预备党员 182 名。

渤海大学阳光协会的荣誉2008年10月——“渤海大学阳光协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荣获辽宁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三等奖。

2009年11月——弘扬“三自、三求、三真”阳光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渤海大学校园文化优秀成果 荣获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2009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媒体中的渤海大学阳光协会

中央电视台CCTV12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了辽宁省开展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基金发放工作的新闻,其中播发了渤海大学向毕业生发放辽宁省就业援助基金的消息。主流教育媒体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锦州电视台《新闻聚焦》栏目、《锦州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渤海大学阳光协会与锦州市夏氏民间工艺公司合作,把民间艺术——“八旗锦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我校的相关活动。夏氏民间工艺公司为我校贫困学生免费培训,有偿回收学生的刺绣作品,共创建了3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7日第二版——《勤工俭学织“锦绣”》

《中国教师报》2008年1月9日B4 版——《图片新闻》

《锦州日报》2007年11月23日A2版——《创业明星走进校园》

锦州电视台《新闻聚焦》栏目2007年11月28日的报道

渤海大学阳光协会分支机构渤海大学爱心超市——阳光易货空间

渤海大学爱心超市——阳光易货空间,于2009年12月20日正式成立。成为辽西地区首个由在校大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的、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低价超市。

联系方式地址: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科技路19号 渤海大学 西区主楼五楼 阳光协会办公室

邮编:1210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