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里阳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皮里阳秋pí lǐ yáng qiū【解释】:皮里:指内心。阳秋:“阳”为避“春”讳,实为“春秋”,指《春秋》。《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的鲁国史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出处】:《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其言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后因晋简文帝母名春,为讳“春”字,而改作“皮里阳秋”。

【示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胸中褒贬,曰皮里阳秋。”

【近义词】:皮里春秋

【反义词】:说一不二、心直口快、开门见山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