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槽归,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予之槽液也."译文以前,鲁国人不会制酒,只有中山国的人会酿"千日之酒".鲁国人想得到中山人酿酒的方法,但得不到.有个人在中山国做官,寄居在酿酒人的家里,他偷拿了一些酒槽回去,用鲁过的酒泡上,对人说:"这就是中山国的酒呀!"鲁国人喝了,都以为真的是中山国的酒.有一天,中山的那位酒家主人来了,听说有好酒,便讨了来喝,一入口就吐了出来笑着说:"这是用我家的酒槽泡的溶液啊!"字词注释1.千日之酒:传说中山国人狄希会造千日酒,喝了他能醉一千天不醒.
2.方:造酒的方法.
3.有仕于中山者:有一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
4.主酒家:在酿酒人的家里寄居
5.渍:浸泡
6.槽液:由酒槽泡成的溶液作者简介1.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中心思想本文通过鲁人窃中山之槽为酒的故事,讽刺了以拾人牙慧为荣,终被别人嘲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