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花样滑冰运动员(1985年10月4日-),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她经常与张昊参与双人滑的花样滑冰赛事.
张丹籍贯山东,其教练为姚滨,首个冠军是于199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北京站赛事。次年12月,张丹与张昊于加拿大站得到亚军。
张丹和张昊两人从1998年开始配对参加双人滑比赛,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在抛四周失败受伤的情况下顽强地重新回到赛场完成比赛并夺得银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奥运精神令世界为之动容。张丹/张昊在都灵冬奥会上取得的银牌是中国花样滑冰选手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战绩。
1年后,两人先后赢得四次冠军、一次的第四以及第五,两人于世界青少年大奖赛(日本站、 哈尔滨站与挪威站),以及在12月的世界青少年总决赛(英国站)都得到第一名。另外,又在世界青少年总决赛(波兰站)、世界青少年锦标赛排名第五和第四。
2001年,“两张”于世界青少年锦标赛首次夺得冠军,也是该年度的唯一一个重要锦标。翌年,两人于盐湖城冬季奥运中的双人滑小项中,排名第11名,及后在世界锦标赛中取得第9位,而在四大洲锦标赛中成为季军。
在2003年与2004年,两人所获得最重要的奖项是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全国锦标赛冠军、四大洲锦标赛亚军、四大洲锦标赛季军与世锦赛第5名和世锦赛第6名。
2005年,“双张”取得4个重要锦标,分别为世界锦标赛季军、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两个分站冠军与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的亚军,以及十运会中夺得金牌。二人并为都灵冬季奥运积极准备。
2006年,张丹与张昊在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双人花样滑冰项目中得到银牌。张丹在完成高难度动作“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曾一度摔倒,双膝和大腿受伤,但她坚持完成了整个项目,得到了在场观众长时间的掌声鼓励。各国电视台体育解说员均对张丹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一个月后,两人出席加拿大的世锦赛双人滑短节目以65.58分排名首位,及后的自由滑得分186.42分取得亚军。
而在得到亚军后的几日,两人夺得中央电视台颁授的年度体坛十大风云人物的奖项。
体重:44公斤
星座:天秤
就读大学: 哈尔滨体育学院
出生地点:哈尔滨
昵称: 小丹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爱好: 游泳 羽毛球
最喜欢的电影:宝贝计划
最喜欢的歌曲:大家都喜欢的
最喜欢的食物:火锅,水煮鱼,水果,冰淇淋
最喜欢的衣服:带帽子的休闲上衣,或是大衣
最喜欢的颜色:都喜欢
最喜欢的地方:伟大的首都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生活面对面,七日七频道
最难忘的人:亲人
最难忘的事:06年奥运会
最尴尬的事:被人说长胖了
最遗憾的事:奥运会比赛的失误
最高兴的事:比赛比的好
最得意的事:冠军收入口袋里
最害怕的事:家人不安全
高兴的时候:休假
伤心的时候:比赛失误
得意的时候:站在领奖台
害怕的时候:黑
最喜欢别人如何评价自己:长大懂事了
最喜欢的男艺人:成龙大哥
最喜欢的运动(除花样滑冰外):羽毛球
主要战绩:
2009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 双人自由滑 亚军
2009年世锦赛亚军,四大洲赛季军,世界大冬会冠军,第十一届全运会双人滑冠军
2008年世锦赛、四大洲赛亚军,花滑大奖赛中国站、俄罗斯站冠军、总决赛亚军;
2007年大奖赛加拿大站冠军、总决赛第三名、大冬会冠军、世锦赛第五名;
2006年冬奥会银牌、世锦赛亚军;
2005年大奖赛总决赛亚军、日本站、加拿大站冠军、世锦赛季军;
2004年世锦赛第5名,四大洲赛亚军;
2003年世锦赛第6名,四大洲赛第3名,世青赛冠军;
2002年冬奥会第11名,世锦赛第9名,四大洲赛第3名;
2001年世青赛冠军。
2000年01月 世界青少年大奖赛(日本第一名)
2000年02月 世界青少年总决赛(波兰第五名)
2000年03月 世界青少年锦第四名
2000年10月 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哈尔滨站第一名)
2000年11月 世界青少年大奖赛(挪威站第一名)
2000年12月 世界青少年总决赛(英国)第一名
1999年12月 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加拿大站)第二名
1998年10月 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北京)第一名
2、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专业:妇产科学、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
四川省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科肿瘤的诊断、手术、化疗、生殖内分泌、不孕等有效深入的研究,对肿瘤的免疫化学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承担的卫生部科研项目“盆腔腹膜外淋巴化疗的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3、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女,1961年8月生于云南昆明,祖籍山西永济,副教授。1982年 7月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91-1992年国家公派赴突尼斯留学。1998-1999年在法国巴黎第四大学进修。1992年起任专职对外汉语教师。1996年晋升副教授。2002-2004年受国家教育部委派赴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院任教。
专业特长:对外汉语基础教学。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语言文化教学法和法国汉语教学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有:法汉大词典(参与编写20余万字)、加拿大百科全书(参与编写5万余字);论文“汉语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在法语中的表述”、“对欧盟商务人员初级口语课的教学思考”、“浅析加拿大法语儿童文学的增变”、“魁北克美国化问题初探”等10余篇。
4、南京大学讲师男, 1976年4月出生,山东威海人,博士,讲师,于2004年6月获南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教学情况
《岩土体原位测试》(本科生)
《岩土工程监测技术》(研究生)
研究方向
环境岩土工程
工程监测与健康诊断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岩土体大变形数值模拟
主要科研成果
先后参与了:
1、大型工程光纤网监测实验室建设, 南京大学“985”工程
2、大型工程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光纤网监测技术研究,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1086),教育部,2002.1—2003.12
3、南京市鼓楼隧道应变分布式光纤监测项目
4、玄武湖隧道远程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项目
5、云南嵩待公路白泥井3号隧道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研究技术合作
6、粤赣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分布式光纤监测
7、镇江扬州长江公路大桥北锚区基岩富水性声波及电法勘查探测
代表性文章、论著
1、Zhang D., Shi B., CUI H.L., XU H.Z., Improvement of Spatial Resolution of BOTDR Using Spectral Decomposition, Optica Applicata, 2004, 34(2):291-301 (SCI)
2、张丹,施斌,徐洪钟,高俊启,朱虹. BOTDR用于钢筋混凝土T型梁变形监测的试验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4,34(4):480-484(EI)
3、张丹,施斌,吴智深,徐洪钟,丁勇,崔何亮,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其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土木工程学报,2003,36(11):83-87
4、Zhang D., Shi B., Xu H.Z., Ding Y., Cui H.L. & Gao J.Q., Application of BOTDR into structural bending monitoring,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Japan, Nov. 2003: 271-276(ISTP)
5、张丹, 施斌, 徐洪钟, 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 2004, 12(4):422-426
6、Shi B., Xu H.Z., Chen B., Zhang D., Ding Y., Cui H.L. & Gao J.Q.,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fiber-optic distributed sensors for strain measurement in the Taiwan Strait Tunnel project,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 JUL-DEC 2003, 21 (3-4): 333-343 (SCI, EI)
7、施斌,徐洪钟,张丹,丁勇,崔何亮,陈斌,高俊启. BOTDR应变监测技术应用在大型基础工程健康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3):493-499
8、徐洪钟,施斌,张丹,丁勇,崔何亮,吴智深. 基于小波分析的BOTDR光纤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光电子·激光,2003,14(7):737-740(EI)
9、Shi B., Xu H.Z., Zhang D., Ding Y., Cui H.L., Gao J.Q. & Chen B., A Study on BOTDR application in monitoring deformation of a tunnel,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Japan, Nov. 2003: 1025-1030(ISTP)
10、Xu H.Z., Shi B., Zhang D., Ding Y. & Cui H.L., Data processing in the distributed strain measurement of BOTDR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Japan, Nov. 2003: 345-349(ISTP)
5、四川大学教授、硕导单位: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简历
1978~1982西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本科
1982~1984 西北大学分析研究中心
1985~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职务
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药学会药物分析专委会委员,成都市药学会药物分析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新药审评委员。
研究方向
1. 药物质量控制研究
2. 生物药物分析
主要研究课题及成果
1. 环境污染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标样的研制(中国科学院基金,1982-1984,主研,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 脑靶向药质体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2003,主研)
3. 肝癌细胞靶向前阳离子脂质体给药系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主研)
4. 新药WPY颗粒质量控制研究(卫生部基金,2000-2002,分题负责人)
5. 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研究(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00-2003,主研)
6. 化痔易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四川省重点科技项目,2002-2004,分题负责人)
7. 免疫增强剂胸腺肽口服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校抗“非典”科技预研项目,主研)
8. 注射用阿霉素脂质体在大鼠体内分布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9.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质量标准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10.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药物动力学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11. 乳酸左氧氟沙星阴道栓及阴道泡腾片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12. 拉米夫定原料药及片剂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13. 尼麦角林原料药及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14. 紫杉醇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15. 替扎尼定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论著
1. 人血中氧氟沙星的HPLC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分析杂志, 1998; 18 (5): 308,排名第一
2.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含量,药物分析杂志.1999; 19 (2): 94,排名第一
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琥宁含量,药物分析杂志., 2000; 20 (1): 29,排名第一
4. RP-HPLC法对双氯西林钠及其有关物质的测定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10):596,排名第一
5. 普藏红胶囊中红景天甙的HPLC测定,药物分析杂志2002.22(3):194(通讯作者)
6. RP-HPLC法测定阿双西林片中阿莫西林和双氯西林的含量, 药物分析杂志,2003;23(1):51,通讯作者
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药材中游离及结合型大黄蒽醌衍生物含量,分析化学,2003;31(4):459,第一作者
8. 生物样品中大黄蒽醌衍生物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药物分析杂志,2003;23(4):51,通讯作者
9. 大黄蒽醌衍生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及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色谱,2003;21(3):251,通讯作者
10. 注射用头孢噻恶钠/舒巴坦钠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2004;29(10):614,通讯作者
参编教材
1. 分析化学(第5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编写5万字
2. 生物药物分析(第二版,曾经泽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编写5万字
3. 分析化学试验(第二版,孙毓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编写4.5万字
4. 分析化学学习指导,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编写4.5万字
5. 分析化学试验指导,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编写1.5万字
6、鲁迅美术学院教师1973年1月1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1992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1996年攻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留校任教油画第一工作室至今。1997年参加全国青年美展,1999年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2000年参加中韩教师作品交流展,2000年参加山东全景画,2001年参加纪念“毛泽东讲话”六十周年纪念展,2003年参加中国第三届油画展,2004年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
7、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女,1982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中心B超室主任,超声诊断专业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理事、超声分会理事,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编委。1987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自1983年起从事超声诊断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较强的科研能力。1990年在国内首创超声监导宫腔镜电切术的工作。在该项工作中,运用二维超声双项对比法对各类宫腔镜手术的术中超声监导进行了开拓性工作。1989年她起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教学任务,2000年成为首都医科大学超声影像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超声科的病理实验室,承担着超声影像专业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题,构成了影像与病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体系。
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曾获部、市、区优秀论文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宫腔镜电切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被评为北京市重大科研成果。此外,在相关的科研工作中获区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8、长江师范学院教师张丹,助教,生于1982年,湖北长江大学舞蹈表演系2004届“优秀毕业生”。曾参加“国际龙舟节迎宾晚会”、“同一首歌”、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春节特辑”等大型晚会。在重庆市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指导老师奖。主要讲授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形体等课程。
9、武汉工程大学教师现为武汉工程大学会计教研室教师,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创新团队学术骨干,《会计学原理》课程建设负责人。先后主持和参加省级纵向和横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14篇。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
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财务管理学、薪酬管理
10、软式网球运动员姓名:张丹
国家/地区:中国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3-12-17
身高:176cm
体重:76公斤
项目:软式网球
最好成绩:2003年世锦赛团体第三
注册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现在教练: 刘世军
运动经历: 1996年 在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校 教练是宾洲
2001年 在北京体育大学 教练是宾洲
2003年 首次入选国家队 教练是刘世军主要成绩: 2001-2006年 全国锦标赛 单打冠军
2003年 世锦赛 团体 第三
2004年 亚锦赛 团体 第三
2005年 中国杯国际邀请赛 单打 冠军
11、中央电视台译审(1941—)中央电视台译审。广东潮州人。中共党员。1964年于中山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前身)从事翻译工作至今,是中央电视台法语语种的开创人之一。在30多年工作期间,曾多次完成重大的口译、笔译任务,编、译的《奠边府大捷》、《三国四方会议》、《周总理和他的办公室》、《改革中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专辑》等对外宣传节目播出后,反响强列。编、译的《舞狮人》获1991年度全国电视对外宣传优秀节目奖,参与拍摄并撰写解说的《汕头行》获1991年度全国电视对外节目评比专题类二等奖。多次完成外国国家元首访华活动卫星转播的现场翻译。1982年随中国政府代表团出访非洲11国,1984年负责组织举办“法国电视周”活动,1995年、1996年同法国电视台合作,在法国电视台举办《中国春节特别节目》。翻译了丁玲的小说《奔》、法国小说《羽毛蛇的秘密》及《小法岱特》、《蓝眼睛》、《包法利夫人》等40多部电影、电视剧、译著约70多万字。1997年评为译审。
12、影视演员姓名:张丹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3年5月
籍贯:北京
身高:167cm
体重:48kg
毕业学校:中央戏剧学院
表演经历:
电视剧:《重庆小夜曲》饰:丁宁
《漂族女孩》饰:曼宁
《但小女人》饰:舒婷
电影电视:《血色童心》饰:雷蕾
电影:《像鸡毛一样飞》饰:女作家
公演话剧:《迷失的都市》肢体戏剧 女一号《坦白》饰 埃维《女店主》饰米兰多琳娜
13、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会长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然后先后在哈佛大学,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世界一流院校进修医院管理,经济学及金融学等,获公卫硕士、医院管理硕士及在读金融学博士。
现任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会长(Chinese Bio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USA), 北核协会(Bayhelix)董事。曾任美中药协(Sino-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执行董事。
14.辽宁大学助教女, 1981年1月出生,2001年7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5年3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于测控教研室任教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