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陇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贵州省普定县补郎乡大陇村大陇村坐落于贵州省普定县补郎苗族乡边远落后的岩山区,过去的人们生产方式粗糙单一,生活条件寒酸简陋,祖祖辈辈喝岩浆水,吃苞谷老酸汤,做活路背粪箩,走路要翻一天大坡。近几年来,大陇村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着力农业结构调整,走生态与经济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实施岩山综合性开发,用科学发展观实践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方式新方法,努力实现贫困村向文明小康村跨越式发展。2004年,大陇村被安顺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先进村"称号,2005年,大陇村积极创建全省文明小康村。

大陇村党支部创造性地开展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抓住青岛对口帮扶的温饱工程和普定县实施的"135"生猪富民工程,出台"五个一"工程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创建文明小康村的活动结出累累硕果。

利用青岛对口帮扶的温饱示范工程拟定公路硬化项目,引资9万元,加上全村群众投工投劳,经过180天的开山奋战,于2005年6月修通了长5公里宽4米的入村硬化路,在此基础上,家家户户齐动员,整洁门庭院落,硬化入户通道。从此,人们走路进城不用爬坡了,背粪背粮用车子,一天的活路,一个小时就完成了。畅通清洁的过道,清爽亮丽的门庭,代替了过去的牛屎堆、污水塘、露天茅坑。

争取西南扶贫教育资金15万元,修建村小学教学楼,村民投工投劳,争取县、市科技局资助修建完善水泥硬化操场、围墙、厕所等学校附属工程。在巩固义务教育成果的同时,大陇村积极创建"学习型"文明村,努力培养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争取远程教育项目,引进上万元远程教育设备,建立农民科技培训班和党员教育培训班。邀请市畜牧局有关专家、四川金牛养殖场畜牧师、普定茂源养殖场畜牧师现场传授科技养殖,并派5名专业户到安顺市农科所学习培训,获得《绿色证书》,选派30名农民代表到马官镇、龙场乡参观养殖场,营造了良好学风,增长了人气。利用青岛对口帮扶项目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寻找水源,拉通自来水,修建113个10立方米小水窑,10个30立方米蓄水池,实现了整个村有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大力实施"135"生猪富民工程,积极带动全村人民群众大兴农业结构调整之风,全村共饲养二元杂交母猪156头,生产三元杂交仔猪385头,培养53户二元杂交母猪专业户,实行科技改圈3700平方米,安装200个饮水器。启动了100头黄母牛养殖示范点、冻配点建设、防疫点建设和1000平方米牛舍改造。2005年以来,全村猪出栏950头,牛出栏326头。人均纯收入1650元,人均增加收入250元,实现村民们家家杀年猪,户户养肉牛的梦想。

实施内外结合的生态环境建设战略,对内,在进一步整洁村寨通道、门庭院落的同时,实行短、平、快"厕、灶"革新法,形成"草--猪--圈+厕--沼气"生态建设模式,修建89个沼气池,家家户户改厕改灶,积极营造生活卫生环境。对外,以退耕还林为龙头,全民动员大兴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5000余亩,种植油桃、椪柑、糖梨等果品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基地共550亩。林下种植菊苣300亩,林下种植山株萸250亩,使全村森林覆盖率上升到32%。[1]

2、广东省普宁帀南径镇大陇村语言(方言)

潮州话(潮汕话)

邮政编码

515354

电话区号

0663(+86)

大陇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南径镇东部,距市区约15.5公里,面积2610亩,中耕地2670亩。村按自然角落分成两个片,人口12148人,2007年村集体收入127万元。该村以农业为主,是农作物高产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兼种蔬菜,淡水养殖业较为发达,1939年至1940年建有大同小学,东有南贵公路,西有村级公路通往镇区,该村有党员116名,设置党总支部下设置党总支部,下设4个分支部,村"两委"干部9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