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演员。1933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黄县,1948年参加胶东文协文工团当演员,曾在《送郎参军》中饰妻子、《王秀鸾》中饰妇女主任。1950年随文工团编进空政文工团,在《英雄车地》、《反击》等剧目中饰演角色。1956年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演员。三十多年来,她曾在故事片《激战前夜》中饰公安战士周洁,《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女主角何兰芬并获南斯拉夫国际电影节最佳优秀女演员奖,《金铃传》中饰兰英嫂,《奇袭》中饰朴金玉,《带兵的人》中饰连长妻子,《苦菜花》中饰星梅,《县委书记》中饰妻子,《江山多娇》中饰岳仙嫂,《鄂尔多斯风暴》中饰阿达玛,《花枝俏》中饰母亲等。并在一些话剧和电视剧中饰演重要角色。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曾经拍摄过的电影杨子荣 (1999) 红嫂 (1997) 刘胡兰 (1996) 失去的歌声 (1984) .... 秦老师 再生之地 (1983) 风雨下钟山 (1982) 红线 (1982) .... 林山嫂 螺旋 (1981) .... 石嫂 花枝俏 (1980) .... 母亲 苦菜花 (1965) .... 星梅 带兵的人 (1964) .... 秀兰 鄂尔多斯风暴 (1962) .... 巴达玛 奇袭 (1960) .... 朴金玉 江山多娇 (1959) .... 嫂子 县委书记 (1958) .... 周妻 金铃传 (1958) .... 兰英嫂 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 .... 何兰芬 激战前夜 (1957) .... 周洁 芦花飘飘


长沙市楚怕学校小学高级教师袁 霞 女,1969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87年毕业于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1996年获经济管理本科学历。1987年至今在长沙市楚怕学校任教。曾担任班主任工作,任教语又、思品、音乐及英语教学。1990年以来,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团支部书记等职。1992年当选为芙蓉区教育局团委委员,青年教师理论研究会会员,同年当选为共青团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湖南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1994年被评为湖南省和长沙市“十佳”优秀辅导员。1991年至今连年被评为市、区“优秀辅导员”。在教学中能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先后上过语文、思品、英语等科的研究、接待、比赛课,其中语文课《一个降落伞包》获数学比赛一等奖;思品课《要诚实》获教学比赛一等奖;《盲人摸象的启示》接待外省、市教师受一致好评;“利用电教手段优化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所开展的“说、授、评”课获市教科所好评,并予以推介;参加“青年教师风采展示”英语教学比武获优等课;参加全市英语课竞赛获二等奖。担任辅导员期间,她所辅导的少先队大队连年被评为市“红旗大队”。先后组织举行了数次富有特色的大、中队活动,寓教于乐。其中开展的“寻伟人足迹、学雷锋精神”教育活动获全同团体优胜奖(全国只有两所学校获奖);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在“双学双有”活动中被评为省、市“优秀集体”;在指导130人的校鼓号队参加全市比赛获一等奖。她非常重视少先队干部的素质培养。1992年开始举办了“队干学校”,同时进行了《利用少先队活动培养少先队干部素质的三个环节》的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显著。先后培养了“全国学赖宁奖章”获得者谢旖隽,有市“小小艺术家”之称的韩雪静;区、币“十佳少年”黄文佳、鲁明;市“三好学生”刘贝等优秀干部。指导左恕子创作诗《我爱韶山红杜鹃》获全国一等奖;韩雪静配乐诗朗诵获市二等奖;指导吴吴手工制作获区、市二等奖;辅导胡新宇、孙园参加区、市英语朗读和英文打字获二等奖……她热爱教育事业,在工作中坚持“学字当头,实字为主”。除具有系统而坚实的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外,坚持自学英语,1994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书。还努力自学《全国辅导员进修学校教材》,阅读大量少先队工作理论书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写好工作手记和课后记,并积极撰写论文。写作论文《怎样理解深化学赖宇》获省二等奖,《浅谈观察嘴形学发音的重要性》获市二等奖,《有效的进行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获市二等奖、区一等奖,《浅谈新时期辅导员的修养》获区一等奖。组织的活动撰稿在“小学生科普报”、“长沙少先队”上刊登,其工作经验在省“十佳”表彰会上交流。参加少先队辅导员“五项全能”比赛获一等奖;参加区首届“成才杯”四项基本功竞赛获二等奖。袁霞同志政治素质好,工作成绩突出。从教以来,先后被评为区“优秀青年”;“双学”系列活动优秀指导者;湖南省会少儿“双有”活动先进工作者;教育系统“优秀通讯员”;还荣获了全国少儿“我爱你一”诗歌创作、朗诵活动辅导奖;全国少儿“缅怀宋奶奶,我为母亲献上一点爱”活动优秀个人组织奖;全国中小学生“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读书征文活动优秀辅导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