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师格·帕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阿师格·帕夏(‘Ashiq Pasha,约1272~1333) 奥斯曼王朝早期伊斯兰教学者、诗人。一译“阿舍克·帕夏”。活动在小亚细亚的科尼亚等地,用土耳其语从事文学创作。著名作品《异乡苦修者的故事》,是长篇的苏菲主义劝善训世诗。全书逾1.1万联押韵诗行,分10章,每章10节。每章有突出的主题,如第5章叙述“五种官能”,讲直觉认识活动和精神修炼;第7章写“七行星”,以天体的运动现象借比人事。全书以伊斯兰教逊尼派的观点,评述苏菲主义的学理、苦修

者的直觉内。心感受及道德情操,书中大量引用《古兰经》和圣训中关于伦理道德的经文,以告诫人们扬善抑恶,顺从真主。书中借用各种自然现象作比喻,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被誉为早期土耳其文学作品的“楷模之一”。其诗作还有《贫寒之书》。逝世后受到穆斯林的崇敬,尊为“帕夏”,其墓地经常有人拜谒。 (杨克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