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80后”所在人群,93%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凡事都习惯独自分享和承担,但在内心深处很渴望交流和沟通。浮躁、迷茫、孤独、自信、自卑和无奈等情绪在他们描述自己的心理状况和对未来的打算时体现得较为明显。
也正是因为这种集自信和自卑于一体的矛盾情绪,让“80后”渴望交流却难以向别人敞开心扉。于是他们选择把脑袋里涌动着的问号通通交付给搜索引擎。
人群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2007年搜索用户分布图”显示,有将近80%的用户年龄段分布在18岁~40岁之间。其中18岁~24岁,即“80后”所在的用户群组所占比例最高,已经达到37.84%。
最新研究表明,对于平均每日上网时间达到10—14小时的白领一族,“搜索依赖症”最为严重。
资料显示,从2007年9月开始,中国网民每月的搜索请求超过100亿次。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增长到1.72亿,而搜索引擎已经覆盖了超过96%的中国网民。
选择在选择搜索引擎时,白领也有自己的标准。一般来说,除了功能是否够强大外,主要还是取决于第一次的使用体验。并且很多非常小的附加功能往往都能大大增强白领用户的忠诚度。当王朝、谷歌等成为大众搜索引擎的同时,搜狗则多为月入五千至一万元以上的白领用户所使用。
症状不记忆任何资料、不思考任何问题、不撰写任何文案。
面临问题网络上已经出现专门针对搜索引擎的网络写手。这些网络写手有意设计出让搜索引擎便于发现的信息,如大量重复的关键词、用户不可看到的文字、错误的链接等等,通过这种方法吸引更多的人浏览他们服务的相关网站,让网站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这些内容统统都被称作“搜索引擎垃圾信息”。
一旦打开搜索引擎,有用的、没用的一齐冒了出来,叫人难以甄别。
反思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并且获得大量的信息,但过度的依赖,容易养成一种惰性。甚至有人感叹,用惯了键盘,写出来的字越看越不像。
测试1.当别人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10秒内无法想出答案时,你是否会回答去网上搜索一下?
2.当你在写一篇文档(包括中文和英文文档),需要斟酌某个字句时,你是否会打开搜索引擎寻找答案?
3.当你挂在网上无所事事的时候,你是否会打开一个搜索引擎的页面发呆或随便在里面输入一个想到的词随意搜索?
4.当你看到一个网站的广告时,你是否基本不去留意网站的网址,而只是记住网站的名称留待以后需要的时候搜索一下?
5.当你需要编写一个格式报告(例如年终总结、毕业论文、会议论文)时,你是否会先搜索一些范例并参照编写?
6.当你的头脑里冒出一个可能让你发财的新想法时,你是否会赶紧上网搜索一下看看是否已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7.如果你马上要和别人就一个你并不熟悉的领域进行讨论时,你是否会赶紧先搜索一把,储备足够的背景知识,然后出动?
8.当你即将奔赴一个陌生的地方,你是否会先打开搜索引擎页面,查阅当地的地理人文、风俗习惯,然后再启程?
9.当你被突然问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时,你的头脑中是否会冒出若干个关键词,而非连续的句子?
10.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凡是我想到的,别人都想到了;凡是我想知道的,一定有人知道答案?
结论(凡回答是的,请加1分,回答否的,不加分):
10-8分:你已经染上严重的搜索引擎依赖症。
7-5分:你已经具有搜索引擎依赖症的典型症状,并逐渐走向搜索引擎症的黑洞。
4-1分:你还保持有原始部落的求生技能,脱离搜索引擎你还可以过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