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扇骨的历史渊源
雕花扇骨竹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始于明代正德年间的中原南方一带。因那里盛产竹子,所以竹刻工艺非常发达,出现了上海嘉定与江苏金陵两大派别。经过不断发展,技师们创造了阳刻、阴刻、留青、砂地、透雕、镂空、贴簧等多种技法。这些工艺在竹刻扇骨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所刻内容有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神形兼备,呼之欲出。到了清末民初,北京出现了精于书画的刻扇名家,如金东溪等人。他们在竹制扇骨上以刀代笔,作品细腻传神,与南方各派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以来的竹刻扇骨之中不乏上乘之作,可以说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1]
竹刻扇骨的材料质地
湘妃竹扇骨竹刻扇骨所用竹子的种类很多。明清时期多用方竹、毛竹、棕竹、湘妃竹等。有一种芝麻竹,上有天然花纹,这种扇骨大都不雕刻,称为素竹骨。芝麻竹骨因年代久远,在摩挲把玩时,形成了一种深褐色,称之为“包浆”,显得陈旧古雅。
[2]
留青扇骨还有一种“波罗漆”扇骨,即在竹骨外面涂上油漆。这是一种特殊的彩漆技艺,始于明末,颜色有红、黄、绿、蓝等,并有在漆底用金粉描画山水等图案的,它最大的特点是历经百年不褪色,光泽良好。只要稍加擦试,就会光润如新。[2]
竹刻扇骨的款型样式
民国 谭一民 竹刻扇骨扇骨的款式是按其下端聚合处的开头来区分的。有圆头的,这其中又分葫芦圆头、荸荠圆头、梅花圆头等变化。在圆头中心的扇钉处,还有圆形的象牙、玳瑁等镶片,非常精致。此外, 方头、尖根方端、如意翻轮等款式也十分常见。[1]
扇股以大为贵,大股较窄的扇骨价格要低于大股较宽的“阔板”;罕见的花式、双面贴,镶嵌式的扇骨价值要高于朴素无华的扇骨;旧骨高于新骨,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品相无伤、无裂、无磨损、无经拆拼修理、品相完好的扇骨,其价值要高于同类品相差者好几倍。[3]
竹刻扇骨的作者名款
余伯雨刻留青书法扇骨有关刻竹扇骨上书画作者和刻竹者的名款:书画家(尤其是知名书画家)在扇骨上作书画稿,都会按惯例署上名款(如“仿麓台「王原祁」意,壬申「1932年」夏日蔡铣”),而刻竹者有的则将名款隐去,或者在另一片扇骨上作“某某刊”或“某某刻”(如图示「余伯雨刻留青书法扇骨」中的“伯雨”、“余氏雨”),
丁二仲 沙地阳刻金文扇骨以明示刻竹出自何人之手。因此,在鉴赏刻竹之类的工艺品时,对器物上的名款必须作具体的分析和考辨。不能见了书画家的名款,便认为该书画家一定还兼擅刻竹;见了刻竹者的名款(包括印章),便认为该器物上的书画也一定是其创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