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夜行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括作品名称:雨中花·夜行船

创作年代:宋

作者姓名:苏轼

作品体裁:词

原文雨中花·夜行船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1]。

词牌《全唐诗·附词》有此调一首,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宋人中以晏殊作此调为早,然字句格律皆不同,或系沿旧名而创新调。《词律》卷七以晏殊所作(剪翠妆红欲就)为正体,双调,五十一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又列别体五种。《词谱》未单列此调,卷九有《雨中花令》,亦以晏殊此作为正体,其实即《雨中花》。《词谱》又云:"按《雨中花》词,与《夜行船》调最易相混,宋人集中,每多误刻,今照《花草粹编》所编,以两结句五字者,为《雨中花》,两结句六字七字者,为《夜行船》。[2]

作者苏轼[4](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汉族,眉州(今

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年—1066年)、弟弟苏辙(1039年—1112年)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