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良
一、[西汉]陶器工匠。生卒不详。《季木藏陶》著录有吴子良残陶片。
二、[约公元一二四o年前后在世]字明辅,临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嘉熙末前后在世。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进士。官至湖南运使,太府少卿。子良著有荆溪集,今已佚;又有荆溪林下偶谈四卷,《四库总目》皆为论诗评文之语。
吴子良[1](1198—1257?),字明辅,号荆溪,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先师从陈耆卿,后学叶适。叶适称其“文墨颖异,超越流辈”。南宋宝庆二年(1226)进士,历国子学录、司农寺丞。淳祐二年(1242)除秘书丞,提举淮东。四年再除秘书丞。五年为两浙转运判官。八年以朝散大夫除直敷文阁、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权隆兴府,寻为湖南转运使。以太府少卿致仕。居官有节,因忤权相史嵩之罢职。
为学通达。时程朱理学已成显学,其后学人人以圣贤自居,对其他学派颇多排斥。子良主张为学不应有门户之见,更不可见流不见源,须博取以求是。见解超允,颇切时弊。
陈耆卿死后,子良执台州文坛牛耳,对台州人文尤尽扶持之力。为王居安《方岩集》、王象祖《大田集》、戴复古《石屏集》、舒岳祥《阆风集》作序阐扬。著有《荆溪集》、《林下偶谈》。《荆溪集》已佚,仅存佚文佚诗数十篇。
沈阳市骨科医院矫形科主任吴子良 男,1939年5月生,辽宁省沈阳市人。沈阳市骨科医院矫形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中共党员,从事骨科专业30多年,对创伤骨科,先天畸形、儿麻后遗症、脑性瘫痪、骨病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曾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在小儿麻痹书刊,学医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对小儿麻痹后遗症,脑性疾病人,经过矫正畸形,稳定关节、肢体均衡、肌力高建共行术式数十种,曾为儿麻后遗症爬行病人经过整体手术设计使爬行病人站起来走路,在中残联及辽宁省沈阳市残联支持配合下为数以千万残疾病人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曾被辽宁省、沈阳市四次评为三项康复先进个人。在科研方面:将人工肌腱碳素纤维用于临床,成功的为病人行腹直肌,腹外科肌代腹的头肌手术;骶棘肌代臀肌手术,在肢体均衡方面,成功为双下肢不等长病人行骨全截骨延长术,并在杂志上总结资料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并在中国医科大学60年学庆上发表过论文。此项填补了辽宁省空白,目前正在研究全能人工关节术后松动自赴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