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童年靓元亨原名李雁秋,1888年出生于广东肇庆永安蚬岗村,父亲李广勤,母亲方氏,靠佃耕为生,有三男五女,靓元亨排行第八。因家境困难,兄弟妹妹相继死亡,只有二姊和雁秋侥幸生存。雁秋3岁时,父亲因积劳成疾去世,留下孤儿寡妇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着过活。雁秋8岁那年,被地主强拉去看牛抵债,受尽折磨。一次,因为牛吃不上带露水的青草,被地主关在柴房里,打得皮开肉绽,昏死过去。幸得长工家山娣(即世代为奴者)斩柴回来发现,才把他救过来,并设法让小雁秋脱离虎口,连夜送他到码头,要他去广州河南海幢寺求老禅师收留。
8岁的雁秋,带着一身伤痛,别母离乡,到了广州海幢寺。老禅师见他眉清目秀,五官端正,却瘦骨如柴,衣衫褴褛,一身伤痕,便动了恻隐之心,决意把他收留下来。
栖身海幢寺雁秋求得栖身之地,生存有赖,开始尝到了人生的温暖,恢复健康后,显得更是英俊聪慧,颇得寺内老、少和尚的疼爱。老禅师更爱他的忠厚、勤奋,便教他练拳习武,学少林武术,抄经认字,背诵经文。雁秋从而练得一手好书法,能文能武,能动能静。老禅师不仅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的良师。
雁秋时刻惦念着母亲,把3年积蓄下来的300个铜钱,托人送回乡下给母亲。母亲虽然早已得知儿子的下落,几次想到广州看望儿子,但苦于无盘川路费,如今得了300个铜钱,便立即进城。母子在海幢寺相会,禅师特别给雁秋放假半天,陪母亲游广州城。这个偶然的机会,使雁秋看到采南歌剧校招收粤剧学员的街招(广告):凡12岁至16岁有志学艺者,均可报名投考,录取的学员,免费提供食宿。雁秋立意去应考,母亲也觉得做戏总比做和尚好,也欣然同意了。母子回到寺里同禅师商量,老禅师早已看出雁秋聪明、刚毅,是个可造之材,便赞同他去应考。
应考时,老师首先惊奇雁秋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特别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非凡气质,更是引人注目。考武功时,雁秋耍拳舞棍娴熟自如,马步稳定,出手有力,使老师们频频点头;考唱功,更是有趣,雁秋从没有唱过,只诵了一段经文代替唱功,但却受到老师们的一致称赞,说他音色亮而美,高低抑扬有致。结果以理想人选收为正式学员。12岁的雁秋,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拜别恩师和寺内师长,踏进了梨园。
采南歌剧校原叫“天演公司”,创办人程子仪、李纪堂、陈少白等。他们思想进步,曾参加过孙中山发动的早期革命活动。他们认为,宣传革命仅靠文字,实难收到普及效果,于是建议创设戏剧学校,编写爱国剧本,招收幼童,授以相当教育,俟其学业有成,乃出而表演,如是方可以涤除优伶平时不良的习惯,一新人之耳目。李纪堂出资2万元,还有粤中富绅黎国廉等捐款1万元,办了这间戏剧学校,由陈少白任校长兼编剧,招收学员80人,教授戏剧表演技巧等。一年后开始演出,称为采南歌剧团。
苦心学技艺雁秋入学时刚好12岁,从禅院到梨园,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3年禅院生活,对一个孩童来说,生活无疑是单调、孤寂的,但却又培养了他专心的学习精神。来到采南歌剧校,学习项目繁多,生活充满朝气,使雁秋尝到人世的欢乐。练鞠鱼、起虎尾、打大翻……等硬功,要流大汗,腰酸骨痛,同学们都暗自叫苦,但对捱过地主鞭打的雁秋,真是微不足道,况有3年少林功,就比别人练得好,练得勤,练得全了。他还利用时间学锣鼓和各种乐器。
他抓紧一切机会,苦练基本功。比如练左右单脚,粤剧称为“定金力”,是必学的功夫,有了这一基本功,在台上,才能站得稳,行得正,身段功架美。他遵照老师的指导,每天洗脸、漱口、看书、练声,甚至同别人交谈,他都起着单脚进行。直到他成名后,演出化妆时也起着单脚,持续到把妆化好为止。因此雁秋的单脚功夫稳如磐石,为全行之冠。他学打锣鼓,又别出心裁地用两支筷子作鼓竹,在自己的双腿上当鼓敲打,用一条绳挂着一块硬纸作大锣,边打边念锣鼓口诀。因此靓元亨在演出上,节奏感特别鲜明,戏行称“食正锣鼓”。在乐器方面,除吹奏乐器外(按照行内习惯,演员为了保气保声,通常不学吹奏乐器),他是件件皆学,件件皆能,演出时常常能随时顶缺,而且胜任自如。
采南歌班以1年时间,教学员练基本功和粤剧基本知识,同时也按行当学演几出必演的戏,行内称“嫁妆戏”。如小武行当,就有吕布的《辕门射戟》、《泗水关》、《献美》、《窥妆》、《凤仪亭》;周瑜的“一气”,“二气”、“三气”、《芦花荡》、《归天》;赵子龙的《赵子龙催归》、《赵子龙保主过江》;武松的《武松打虎》、《戏叔》、《杀嫂》、《醉打蒋门神》、《大闹狮子楼》、《飞云浦》、《蜈蚣岭》等。也排演新编的《儿女英雄》、《侠男儿》、《文天祥殉国》等戏,多是表扬忠义或讽刺时政的。雁秋在学习时以排传统戏为主。老师教第一个戏是《醉斩郑恩》,派角时同学们怕挂须,不乐意演郑恩武生应工,唯独雁秋却认为这是学挂须的好机会,便毅然表示“我演!”后人因此传说他是先学武生,后来才转学小武;其实靓元亨是工小武行当的。
采南歌剧校开学一年后,便正式成立采南歌童子班,到四乡、港、澳等地演出了。登台之前,老师亲自给雁秋选定艺名为靓元亨,“靓”字在当时艺人取艺名最常用,“元亨”两字取其昌盛之意。靓元亨正式登上粤剧舞台,刚好13岁。
有一次,下乡演出,饰演高怀德的演员突然急病不能登台,老师正在焦急中,又是他提出“我来顶”。老师见他如此勇敢和自信,便指点一二,让他登台了。演出时,老师在“虎度门”(侧幕)紧张地观看,生怕他出乱子。谁知靓元亨一出场,观众就喝彩了。只见他眼神飞扬,出手干净利索;几段口白,念得铿锵有力,字字圆正,声音嘹亮,有权有眼;接着念:“骂昏君,你醉了……”然后食住“开边锣鼓”,“铲椅”、“火上面”(运用内功发气,使面部呈现出血色)、左右车身、闩城,动作准确,观众随之连连叫好。老师也认为比原来演的还好,是小武人材,从此,就让他担纲演小武的应工戏。
采南歌班也演新编剧目,如《地府革命》、《儿女英雄》、《侠男儿》……等,内容多是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每台演九个剧目,其中新编剧目演一至二十。靓元亨则以演传统剧的小武担纲戏为主。
一般来说,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模仿的居多。但靓元亨却不满足,他向老师提问剧中的周瑜、武松、罗成等历史人物出自何经何典,有无记载。老师经此一问,更爱靓元亨的好学精神,便向他逐一介绍。靓元亨听后,记在心里。自此,他的零花钱多用在买书本上。他对书中的描写看得津津有味,仔细琢磨他所演的人物,难怪人们说靓元亨演戏有心思了。
靓元亨登台所演的“嫁妆戏”,所到之处,都受观众欢迎和称赞,在人们中盛传着:“采南歌班出了个小武仔,演得又好又落力。”在行内则引起叔父(老前辈)们的注意。著名第一小武周瑜利还特地到剧场观看,看罢他演的《凤仪亭》,确认靓元亨演的吕布很有基础,功底好,扮相美,有声会唱,是个好苗子,为粤剧有此后辈而欣慰。当时有“花旦王”之称的蛇王苏(男花旦),也抽空去看靓元亨的演出;刚好靓元亨演《罗成写书》。罗成是唐朝名将,因被三王陷害,受困于铭关之外,自知生命难保,故而写下血书,射上城楼,命其义子带回京都长安,交与二王李世民,控诉元吉罪行。后罗成于黑夜中中敌计,身陷淤泥河,罗成宁死不降,而被乱箭射死。靓元亨在演出时,起单脚写书,边唱边写,悲壮激越;在身陷淤泥时,他连用单脚车身、“大劈叉”连续三起三落,表现了罗成艰难的挣扎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演得十分精彩,观众喝彩声不断。煞科后,蛇王苏走入后台,高兴地对靓元亨说:“亨仔,你的功底算过得硬,单脚写书能演到这样水准,实在难得,只系戏味还未演出来,还差得远哩。不过,你年纪尚轻
,用心学吧,你会成功的。”说罢,给靓元亨留下了地址,希望靓元享常来往。靓元亨得前辈名家勉励和教导,心里高兴得说不上话来,他激动地接过苏叔的地址,小心藏好。
不久,采南歌班因为经济困难,演出1年便散班了,许多演员都转入别的戏班去。后来,这批演员有不少成了名伶,诸如杨州安、余秋耀、靓荣、大眼钱……等,可见采南歌班剧校确实培养了一批技艺高超的粤剧人材。
拜师周瑜利年轻的靓元亨高兴地接过蛇王苏的住址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前往拜访。苏叔见他才15岁,却长成18岁般的高大身材,可谓要身材有身材,要声有声,要长相有长相,真是算得上一表人材;而苏叔更爱他的勤奋好学精神和敦厚的气质。交谈之中,了解到靓元亨出身凄苦,如今采南歌班又散了班,还未有去处,使决然地收为义子,把他当作自己的入室弟子,倾尽全力,苦心培养。自此,他经常随义父到戏棚看演出,有更多机会同名家接触,耳染目濡,使他获得广泛的艺术陶冶。当时,蛇王苏是有名的花旦,与他同班演出的,有著名第一小武周瑜利。靓元亨工小武,对周瑜利的表演最为钦佩,天天泡在戏棚里,细看周瑜利的表演,默默地记下周瑜利的每个动作、手势、眼神,细品着利伯的“戏味”。蛇王苏为了使靓元亨能更好地向周瑜利学艺,特意向班主推荐,让靓元亨做周瑜利的第三小武。靓元亨自从做了周瑜利的第三小武之后,得到了周瑜利悉心提携。他常常勉励元亨,说:“亨仔,今后你要留心我做戏,一年后,我推荐你到大班担正印小武,望你能超过我。”周瑜利这番话,给靓元亨以极大鼓舞和信心。
粤剧演出的传统惯例,凡小武行当担纲的戏,均安排在日场演出,称为“正本”,夜场则以演唱功戏为主,称“出头戏”。周瑜利是著名唱家小武,也参加“出头戏”演出。这种安排,在当时是一个新的突破,为粤剧演出创开了新例。利伯有心培养元亨,特意安排元亨与他同演“正本戏”,有时还同演一个角色,使靓元亨有更多实践机会,周瑜利对靓元亨的要求十分严格。一次,靓元亨演《一气周瑜》,学足利伯的手脚,很是认真,其中有身背靠旗,左右车身,鲤鱼翻水等高难度的表演程式,靓元亨演来轻盈利落,分毫不差。入场后,大家都称赞元亨功底好,似利伯手脚;唯独利伯却说:“亨仔功底不错,可惜只系演靓元亨,还不是演一个被气倒了的周喻。要知道,戏假情真,要做到情真,谈何容易呵!小武戏不单单是做出架势,还要讲究真情,否则,你武艺再好,只知瞪眼火爆,人家一眼就看出你的假来。”周瑜利一席话,使靓元亨豁然开朗,明白了自己的表演有形无神的缺点,立即捧上一杯茶跪到周瑜利面前,向周瑜利行拜师大礼。自此,利伯对靓元亨悉心传艺,指点他多看多学其他名家小武的表演,丰富和充实自己。
博采众名家靓元亨在周瑜利指导下,努力地使自己向全才小武发展。他广泛地观摩和学习众名家的表演艺术,吸取融合周瑜利的唱做功,靓仙、东山的做、打,金山茂、鬼王标、突眼王等的眼神……
周瑜利在唱腔艺术上,首创了“平霸腔”,粤剧行内称为“玉带左”,也有人称为“利伯腔”。这种唱腔,突破了小武行当只用假嗓(左撇、霸喉)的传统唱法,融平喉和假嗓为一体,使唱腔刚柔相济、阴阳起伏,因此,周瑜利的声腔高亢刚劲,嘹亮柔和,吐字清晰。靓元亨吸取了“利伯腔”,成为唱做俱佳的小武,从而改变了“十个小武九个不擅唱”的说法。
靓元亨还认真研究名小武靓仙的表演。20年代期间,靓仙以其精湛的武功表演,在戏行内风骚独领,蜚声四乡。他演出的《西河会》特别精彩。《西河会》是粤剧新江湖十八本之一,描写武艺超群的赵英强,鏖战沙场,屡立战功。国贼崇安,谋官心切,暗害英强,冒领战功,致使英强一家惨散,妻子遭人凌辱,险遭惨死。赵英强为报仇雪恨,同国贼崇安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终于杀了仇人。靓仙饰演英强,身段矫健优美,动作紧凑,在表现英强与奸人作生死搏斗时,运用南派武功的高〓功夫,难度很大。通常演出,多是一张〓上翻跃和搏斗,靓仙却用两张高〓叠起,站在〓上腾空跃起,出双飞腿,撑准对方胸口,然后连续揪掼,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勇猛搏斗的炽热气氛,手、眼、身、步,准确传神。这些表演,使靓元亨十分佩服,因而下决心把它全部学过来,并且成了他首本戏之一。
小武东山演出的《五郎救弟》,边唱边做,起着单脚,连续车身、翻身、挂脚,一气呵成,然后连续扎八个不同形象的罗汉架,优美而富有特色。还有小武大和的念白,字字清晰,玲珑剔透;金山茂、鬼王标、突眼王等的眼神功夫,靓元亨无不作了反复的学习,从而融汇贯通,运用到自己的表演中去。在他担任正印小武之后,经常在他的化装箱位,挂起帷幕,独自揣模和探索,细心地学习着前辈们如何运用手、眼、身、步、唱、做、念、打等表演技艺。直到他成名后,仍然保持着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班内的人,对他的这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都十分敬佩,每当见到他放下帷幕,都知道他在研究技艺,不去打扰他。
由于靓元亨表演善于广泛吸取,精益求精,因此,他的演出深受广大观众赞赏,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声名大振。宏顺公司班主为他专门组成了祝华年新班,以靓元亨领衔,担任正印小武。靓元亨的义父蛇王苏,能演能编,也特意为他撰写新剧《蝴蝶杯》,作为祝华年开班新戏。
以靓无亨为首的祝华年班一组成,立即在广大观众中传开了,到处传诵着:“真拦,真拦,新埋三十六班,靓元亨是第一班!”由靓元亨主演的《蝴蝶杯》,预告一出,就连满9场,随后凡是转台,都连连爆满。靓元亨演出台风很劲,很能吸引人。每次出场,台下戏迷,无不聚精会神,全场鸦雀无声。有一次,他在香港高升戏院演出日戏,那天是正月初三,时当正午,开场未久,突然发生地震,全港楼宇颠簸欲堕,海面波涛汹涌,正在这时,刚巧靓元亨出场,大摆身形功架,观众被他的表演迷住了,竟然没有觉察到地震,这件事在戏行内传为佳话。
由靓元亨主演的另一出戏《可怜闺里月》的“审女”一场,扣人心弦,十分精彩。自此,“靓元亨审女”,便成了此剧的代名。而祝华年班也因有靓元亨担纲,一跃成为香港大班之首。靓元亨的表演艺术也被粤剧行内一致公认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完美境界。是年靓元亨仅25岁。
得名寸度亨《凤仪亭》是粤剧传统名剧之一。此剧靓元亨在采南歌班时,曾经学过和演过,但都是沿习前辈的演法原样搬演,没有独创。他担任正印小武后,便下决心把吕布演好。为此,他翻阅了《三国演义》,认真细读书中对吕布的有关描写,加深对吕布性格的理解。吕布“膂力过人,号称飞将”,骑术高明,箭法很准;但是他有勇无谋,容易受人摆布;品质很坏,好色,反复无常。由于他是个“有奶便是娘的人,因此在他的一生中,多次投靠,三改其姓,曾陷入王允所设的连环计。粤剧中的吕布,由长靠小武应功,前辈艺人创造了一套表演程式。靓元亨认为,前辈创造的程式不可废,又不能死搬,还须根据吕布的性格,灵活运用,有所创新,有所增补,不断丰富。
经过反复研究,靓元亨在他的表演中,突出地表现了吕布“好色、狂躁、贱格”的性格。在《献美》一场,靓元亨是这样表演的:当貂蝉上前向吕布施礼、敬酒时,吕布不禁为貂蝉艳色而惊呆,他接过酒杯搁置唇边,呆望着貂蝉,不觉把酒倾洒满怀,待到王允上前请叫三声:“温侯请酒!”他才恍然猛醒,狼狈地举空杯一饮而尽。随后王允唤貂蝉入堂,吕布若有所失地目送貂蝉入场。这是一场武戏文做的戏,讲究表演细致,靓元亨运用酒杯、翎子等道具,配合着锣鼓,以细微的眼神变化和做手的准确,很有层次地把吕布见到美色时,那惊、羡、喜、迷的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在《诉苦》一场,一开场,靓元亨运用丹田气,在内场唱一段“土工首板”:“吕奉先,为貂蝉,无心上殿。”唱得清晰嘹亮,带怨带忿。那时,演出条件简陋,没有音响设备,但他嘹亮的嗓音却能传得很远,很快便把整个广场上的观众引入剧情。这时,只见身穿小甲、脚踏高靴、手持画戟的吕布,食住“大冲头”锣鼓出场,跳大架、左右车身,恰似脚如轮转,轻盈洒脱,身段优美,威里含恨,念着四句口白,其中说到“五伦颠倒,不仁父”时,眼似火冒,怒不可遏,但立即又把眼神稍敛,继续说:“口食黄莲心内苦……气煞英雄俺吕布,无可奈何凤仪亭上来诉苦。”接着唱左撇“梆子慢板”,全段以诉说为内容。他边唱边舞边扎架,唱做念舞功架高度集中。靓元亨演来,舞蹈、扎架,眼到手到,每个眼神动作,都与锣鼓齐起齐收,动作、手势分寸之准确,好比用尺量过一样,不拖泥带水,没有半点多余。他在扎架时,单脚站定稳如磐石,前弓后箭低而不坐;车身时轻盈矫健,单脚左右俯仰自如,架式多变造型美。靓元亨在这出戏中创造的四个功架,被称为“吕布架”,一直为行内沿用;他的唱念功夫,也被喻
为“用水洗一样清澈明亮。”
吕布来到凤仪亭,便拿出一把全新的大摺扇,听着貂蝉向他诉苦。开始听她说只爱他一个,吕布不觉欣喜若狂,摇起纸扇来;接着貂蝉说,董卓要逼她为妾,使她欲爱不能,吕布勃然大怒,用力拨扇;貂蝉又特别强调说:“董卓有意夺吕布所爱”,吕布顿时怒火中烧,手中纸扇越拨越急。这时靓元亨暗运内功,当即把一把新扇拨烂,从而表现了吕布内心矛盾和变化。“拨烂扇”这种突破传统表演的创新,为粤剧增添了新的程式。
由于靓元亨在表演中,准确完美地活用程式,因此深受行家和观众的称赞,并且给他以“寸度亨”的美誉。
武技求新巧粤剧传统剧有不少武松戏,诸如《武松打虎》、《武松戏嫂》、《武松杀嫂》、《醉打蒋门神》、《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等。这些武松戏,都富有南派特色。靓元亨不仅演过,对武松的性格还作过认真的研究,因此演得生动,性格鲜明,被广大观众称为“生武松”。
在全部武松戏中,靓元亨对《大闹狮子楼》一剧中武松杀死西门庆一节表演特别考究。西门庆是个侍富欺人,横行一方的恶少。他有非凡武艺,还豢养了一班打手,刁蛮凶狠,自负无敌。据此,靓元亨首创融南汇北,在充分发挥南派武功的同时,吸收了北派的武打,精心设计了一场相当复杂、精彩的武打,从初次交锋,到反复较量,直至杀死西门庆,层次分明,每个段落又各具特色。
武松带着满腔仇恨,来到狮子楼找到了西门庆,首先运用南派手桥、过〓功夫,打了几个回合,西门庆便下楼入场,武松跟着翻身落楼,紧追入场;接着西门庆持枪复出,被武松打落,夺枪再打;西门庆的打手们立即蜂拥而上,截打武松,在此,靓元亨融合北派“埋荡子”的武打程式,连同南派“六星四头降扑”武打程式,打败了西门庆的众打手入场;西门庆持叉,武松持刀牌复出对打,这时武松仇恨壮雄心,越打越勇,以牌顶叉,翻身挥刀劈倒西门庆,为民除了大害。
靓元亨对这场武打,要求十分严格,讲究节奏明快,既要打得真实、又要优美。他反复强调,不论用拳、枪、刀、牌、叉,都要次次有度,有劲够威够猛,同时还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他说,西门庆要打出个“顽”字,武松要打出个“狠”字,武松打西门庆,比打蒋门神,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凡与靓元亨演过《大闹狮子楼》的第二小武(饰西门庆),都感到自豪和荣幸,获溢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