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士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杨士林

杨士林

1919年10月出生,江苏吴县人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 1941年留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 1949年至1951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理工大学进修 1963年至1965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作访问学者 历任浙江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副校长、校长、顾问,浙江省化学会第三,四属理事长,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浙江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六十年代曾发现乙烯基咔唑在甲醇溶液中与高铁盐反应的产物是二聚物而不是高聚物。研究领域: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 烯烃的配位聚合 有机光导电化合物 生物医用高分子,撰有《乙烯基咔唑与高铁盐的反应》、《辛烯的聚合反应动力学》等论文。

杨士林老校长任职期间受到同学和老师的爱戴,浙大学子们评价他说:“在浙江大学乃至全中国的高分子教研历史中,有这么一个卓越的人物——他亲自踏出了老浙大‘西迁’的雄伟路线,他见证了‘求是’这一校训的创立并亲自践行了它,他悉心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浙大高分子人。他是原浙江大学校长、我国著名高分子教育家、浙大高分子的奠基人;同时,他更是一位治学不凡、备受敬仰的学者!---他就是杨士林教授。”

[清]字大椿,号梅岩,元和(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兰竹饶有书卷气味,工诗。著寒香斋诗稿。《畊砚田斋笔记》

2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199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0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 获理学博士学位。分别于1999年4月-2000年4月、 2005年2月-2006年2月去德国Bielefeld大学数学系、 斯图加特大学数学系学习和访问;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分别在《Journal of Algebra》、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Algebra and Representation Theory》、《Letter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Algebra Colloquium》、《Journal of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数学年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 ISTP收录1篇)。 主持或参加并完成的项目有“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 目前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06-2008)、北京市教委基金(2007-2009)、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优秀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各一项。1998年获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2004年获北京工业大学十佳青年称号

杨士林笔名:怀沙室号:双钵精舍

擅长:绘画,书法,玉器,陶瓷,评估,鉴定,鉴赏,收藏,

杨士林号怀沙居士,1947年生人,安徽凤台人。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论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书协理事,安徽省作协理

事。 曾任太和县委书记、阜阳地委宣传部长、蚌埠市书画院院长等行政职务。

主要著作:《郑板桥评传》、《旷陵奇才-郑板桥传》、《金文百聊集》、《游心集》等。

主要论文:《中国狂草书派论》、《幽兰赋真伪初探》、《春秋战国书风管窥》、《试谈郑板桥书法艺术》、《体道•游心•书艺》、《淮河文化谈》等。

杨士林书法作品曾多次在日本、韩国、港台、加拿大等地展出,曾在合肥、珠海等地举办画展。其作品小传收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他的这些著作曾先后在《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书法之友》、《安徽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家刊物进行了报道,在书法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中在1992年由安徽人民出版发行的《郑板桥评传》这本书的后记里,作者写道:“我对郑板桥发生兴趣,始于十年前。人过而立之年,往往容易感慨系之。苍茫世事。风雨人生,是很能与‘酒情跳荡,市上呼驺 ,诗性癫狂,坟头拉鬼’的心境合拍,何况与板桥途程又有某些相似之处?故而斗胆‘啃’起郑板桥来”。从这种记述里,不难窥见杨先生的心境与文化追求。

杨先生多才多艺,于诗、文、书、画、考古、鉴定均有深造与研究,对老庄哲学与佛教禅宗钻研尤为精深,曾先后在“文物”、“书法研究”、“美术史论”等专业刊物上发表数十万字的理论文章,他的专著《广陵奇才——郑板桥传》和《郑板桥评传》在大陆出版后,又由台湾大行出版公司印刷出版,受到海峡两岸学人的普遍好评。 杨士林先生是一位胸襟宽广、视野开阔、学养深厚、勤奋笃实而又淡泊名利的学者型书法家,他的书法博采众长、融会创新、自成一格。他的这些浓郁的体现出“瘦硬”“古朴”“沉静”之美的书法作品,带给我们的是说不尽的欣喜和兴奋,以及由衷的赞美与极大的精神享受。国内有多家刊物对他作过介绍与报导,赵朴初先生在看过他的行草页后,亲笔题词,给予很高的评价。对这些荣誉,他很少向外人道及,只有少数几位朋友,才能了解他的抱负与成就。

士林先生学养深厚,视野开阔,与他交谈很有收获。他对家乡的故土有着深厚的眷恋,对淮河流域的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全国首届书法艺术与道家美学研讨会”上,杨先生一人提交了两篇颇有深度的学术论文,其中的一篇题目是《淮河文化摭谈 》,在这一篇文章中,杨先生从宏观的角度,纵向概 括分析了淮河文化起源、发展和演变情况,并论证了以老子、庄子和淮南子刘安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所显示的淮河文化的基本特征。他的这一研究成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道家美学产生的地理、文化背景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为一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杨士林先生对于书法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书法应当说是写心的艺术,因为它那带有生命意味的线,较之其他艺术,展示心灵更加直接。它的律动,甚至可以看作是人的心灵波动曲线的实录。他说,书法创作首在养心,书法艺术追求的自然,同艺术家心灵的自然是相当一致的。不管你感悟到没有,在真正进入创作境界时,也便是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之时。其时的挥毫,已非手运,而全为心运,那是在世一种混沌的状态,一切是无,一切又仿佛是有,有与无,已无任何可以捉摸的把握的形态,一切是那么的澄澈空明,脑中像白纸,又是那么模糊,恍如水中之月,雾中之花,恰如一种气功状态。

杨士林先生还是一位收藏大家,手中价值连城的藏品不可枚举,其几十年的收藏实践磨练出他的一双慧眼,也积累了颇丰的著述。更妙的是,这一切的成就就是水到渠成的,都源自于他所拥有的一颗自然纯净的心灵,这大概才是体验艺术大道的必然吧。 如今杨士林先生已隐居北京三载,他钟情于书画艺术和古文物鉴定事业,做起了和郑板桥一样的居士。杨士林先生说:“在书画界不少人跟着领导后面去‘创作’的,那些人的作品虽能鼓噪一时,却‘鼓噪’不了一世,真正的艺术作品是要经得起后人推敲的。他说自己已到京三载多时间,从不张扬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静心埋头做点学问”。从杨士林先生这般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真正淡泊名利、勤奋笃实的学者型书画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