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淳熙八年泉州州学刻本禹贡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Song Chunxi Ba Nian Quanzhou Zhouxue keben Yugonglun

宋淳熙八年泉州州学刻本《禹贡论》

本书计《禹贡论》二卷、《后论》一卷、《山川地理图》二卷,半叶12行,行22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下有刻工姓名。是书刻印隽美,纸墨精莹,为宋代福建刻书中之突出者。

《禹贡》为《尚书》中的一篇,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后世阐述注解之作颇多。程大昌,徽州休宁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 (1152) 进士,孝宗朝权刑部侍郎升侍讲兼国子监祭酒。淳熙四年(1177)官皇室侍从,讲授《尚书》,写成《禹贡论》52篇、《后论》 8篇,绘制《山川地理图》附《叙说》31篇上表进呈,孝宗诏付秘书省藏以垂后世。淳熙七年(1180)大昌以敷文阁学士出守泉州,泉州市舶彭椿年从大昌得此书副本,嘱州学教授陈应行刊于郡庠,此本卷末有淳熙八年陈应行刻书跋文,并校勘官衔名四行,当是成书后初次刻本,此本传世甚罕。

清康熙间纳兰性德刻入《通志堂经解》,脱误甚多,乾隆时编入《四库全书》,两者与泉州本相校,歧异处可据此本校正。

此书今藏北京图书馆,中华书局于1986年影印出版,编入《古逸丛书三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