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镀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三价镀铬自1854年Bunsen发表第一篇论文以来,迄今已有100余年历史,但一直进展缓慢,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三价镀铬的研究有提到电镀工作者的议事日程上了。1974年英国Alpright & Wilson 公司发表了Alecra-3的三价镀铬工艺,并与1975年申请了一份三氯化铬做主盐的三价铬镀铬专利,即Alecra-3000. 1981年,英国Canning公司开发了硫酸盐的三价镀铬镀铬工艺。几乎同时,美国Harshao公司也发表了Tri-chrome 三价铬镀铬工艺。

三价铬镀铬主要有以下优点:

1. 毒性低,只有六价铬的1/100

2.电流密度范围宽,可在0.5--100A./dm2内获得合格镀层

3. 镀液电流效率高,可达25%左右

4.镀液可常温状态下工作,节省能源

5.镀层耐蚀性佳,可获得微观不连续镀层

6.电镀时,电流中断也不影响结合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