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日本的粟米糖

粟米糖是粟米加麦芽制成。

粟米糖的制作方法较为古老,起源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据《齐民要术》转引崔浩《食经》中,制作方法更为简单,只须将黍米炊成饭与麦芽搅匀,放在容器过一夜得汁水,煎浓就成饴。下相村村民打的粟米糖就在这种古老的制糖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他们先将粟米浸透,蒸成饭,摊凉拌入麦芽,放在容器发酵一昼夜左右,然后将发酵成糖汗的粟米饭,倒入铁镬里用文火煎至稠糊状,倒进面盆里冷却凝固,趁余热将逐渐凝固的糖汁拿起,似拉拉面那般在木杈上反反复复地拉着,拉的时间越长糖越白,然后用手捏成糖条,用剪刀剪成一颗颗的粟米糖。因粟米糖见风就烊,须立即拌入炒米海,装进瓷器彩瓶内或饼干箱内,随时都可食用。

粟米,禾本科草本植物粟的种子,去壳即小米。又称白粱粟、籼粟、硬粟。在长乐镇一带亦有切米海糖和粟米糖的习俗,其实,打糯米白糖和切米海糖和粟米糖都是为了欢度春节,俗称切年糖,这种风俗至今仍十分盛行。年边打糯米白糖是嵊州民间辞岁旧俗中一项较为普遍而又忙碌的生活琐事。据民国《嵊县志》记载:"十二月廿三,俗以是夜祭灶,亦有以廿三夜祭者,丐妇数日送糖,送糖谓之祭灶糖。"相传,民间农历十二月廿三夜是灶师菩萨上天的日子,人们就采用糯米白糖祭灶师菩萨,希望能用糖堵住灶师菩萨的嘴,免得灶师菩萨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嘴多舌,惹是生非,并祈祷来年平安幸福。为之,年边打糯米白糖形成了民间切年糖的风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