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征

纹鹪鹩是一种小型鸣禽,身长14 - 15厘米。全身羽毛图案很醒目。具黑冠,冠中央与颈背的树和颈背有很多点斑。上体栗色,翕和翼角有大规模的小白色条纹,棕尾,喙基有橙色的竖立的羽毛,灰耳羽,白色的脸和下体。胸部两侧有黑色羽毛。雌雄相同,幼鸟着褐色冠。[3]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1]
生活习性

栖息地首选潮湿的低地森林和沼泽区。在东南亚大陆可达海拔高度750米,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聚小群。性活泼,见人临近隐匿起来。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鸣声清脆响亮。在接近地面的牧草地觅食,主要以小昆虫为食。留鸟。[3]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东南亚上5月至10。巢是一个开放型的杯状体,呈深碗状。放置到地面以上1米处。以棕榈植物、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产卵2枚。 卵白色有斑点。[3]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NT)。[2]